第两百八十七章拜访上_奋斗在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八十七章拜访上

第(1/3)页

国朝国子监监生的来源分好几种,有:举监、贡监、荫监、捐监、恩监。

        举监,顾名思义,就是以举人的身份进入国子监就读。贡监,则是秀才按照制度进来的。比如贾环的老师、闻道书院的第二任院长叶鸿云就是贡监出身。

        荫监,是勋戚和官员之子因为父辈恩荫入监读书。比如贾蓉等一批勋贵子弟就是挂名在国子监中读书。恩监,是特别选充人才入监,由国朝的高官推荐。

        捐监,就是花钱买入国子监。

        国朝开国之时,缺乏治理国家、地方的文官,能从国子监毕业的监生,如进士功名。但此后,随着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肄业的监生,只能等同于举人。

        可以参加会试,同时具备做官的资格。当然,只能做一些小官、杂官、佐贰官。

        在叶鸿云读书的时,一二十年前,贡监都是选拔县学、府学中最优秀的生员进入国子监。故而,生贡,秒杀举人以下一切文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学、府学中选拔进入国子监的渠道都被把持,进来的都是科举无望的生员,质量下降。到贾环读书这会,监生已经成为被精英秀才鄙视的学渣。

        也要算上捐监泛滥导致监生质量下降的缘故。

        当然,国子监肄业监生的待遇还在。可以参加会试,做官。只是,能肄业的监生人数越来越少。国子监的特点就是宽进严出。至于勋贵们的子弟如何肄业,取得做官资格,自是各显神通。肄业考试,还不是学官们主持?

        总之,现在的监生,是一群有一定社会地位(监生算学历),就业难(有当官资格,但坑位少,且前途渺茫)的群体。

        国朝的国子监有两所,位于京城内的国子监简称北监,位于南--京城内的国子监简称南监。

        贾环身上有举人的功名,进入南京国子监读书,符合程序。他这是举监。更重要的是,国子监入学手续在礼部办理。张安博现任南京礼部左侍郎。所以,你懂的。

        贾环本就具备会试资格,做官资格。张安博让贾环进入国子监的目的并不是肄业,而是便于教授他。张安博此时以名儒的身份在国子监中讲学。要听课,总得有资格。

        在国朝初年,国子监风气严肃,需得坐监读书。但现在入监读书甚至可以只挂个名,不必真正的在校。

        贾环对这些事情自是清楚。他也不愿意在国子监里给关两年啊。起身道:“谢山长。只是,我昨日才到金陵,需要代表贾府走动下亲朋故旧。另外,过十几天可能要去一趟扬州。扬州巡盐御史林察院病入膏肓。”

        贾环因为探望林如海在扬州停了几日。和林如海的关系,张安博、张承剑、庞泽、纪鸣、田师爷自是都知道。

        张安博微笑着点点头,道,“那晚几日也无妨。我先帮你把学籍办下来。”

        贾环来金陵就是为了读书,说好入学的事情,心里也是一阵轻松。接下来,就是在金陵的读书生活了。

        大家说笑了一会,贾环帮忙纪鸣说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