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权力和义务_奋斗在红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八十八章权力和义务

第(2/3)页


        说起这事,他倒是想起昨日下午在吴王府中上课时,宁澄说他姐姐永清郡主知道结果后,脸都黑了。这倒是让贾环莞尔一笑。他的笑话是那么容易看的吗?

        何以渐哈哈一笑,对贾环这话很受用,见气氛不错,便说明来意,道:“子玉,想必你也听说了。昨日武英殿议事后,我父亲君臣奏对时,提及要恢复前明的一条鞭法。你怎么看?”

        说着,何以渐目光炯炯的盯着贾环。他奉父亲的命令来见贾环。这时,需要真理报在舆论上偏向性的支持。

        贾环微微沉吟了会,道:“我自是支持何相的提议。”

        在他那个时空中,差不多的时间节点上,清朝的雍正皇帝纠正康熙朝腐败的政治、财政情况(所谓的康乾盛世,到底是个什么情况,青史昭昭!),搞“摊丁入亩”,其实就是恢复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自古以来,国家收税,老百姓交税。这是个天经地义的事。毕竟,人家打下江山,不得有个盼头?百姓交的税分为三种:田税、人头税、徭役(出苦力)。

        收上来的税收,都是些五花八门的东西。不利于保存、使用。而且,在收税的过程中,官吏花样繁多。比如,比较出名的,就是在收谷子时,一脚把装谷子的斛给踢到,让百姓再装。这样的收税案例,多本历史书籍有记载。

        所谓一条鞭法,说的通俗点,就是将实物税改为货币税。

        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任何一个朝代,在开国之初,百废待兴,货币、商品短缺。比如:粮食,就是重中之重。实物税大行其道。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人口滋生,商品交换在社会生活日益普遍。这时,各种物资可以通过货币购买。

        收取货币税便成了一种必然选择。除了节约收税成本,方便朝廷调度。还一定程度上释放了社会生产力,缓和、润滑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觉得难以理解的,可自行参看我朝的税收变化。

        当然,一条鞭法,它有它的坏处。张居正当年改革,是为了增强明王朝的国力。不是为了让官吏们造反。所以,在收税时留了口子:火耗。

        因为收货币税,官吏无法明目张胆的榨压百姓。说收五钱银子,难道还能说你交的银子不是银子吗?但是,银子在熔炼的过程中会有损耗:火耗。

        但,人的贪欲是无限的。火耗收几分,这要看当地官员们的心情。如果没有人盯着,定下一个规矩,这几乎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