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还请少爷解惑指教!”_大宋主神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5章 “还请少爷解惑指教!”

第(1/3)页

太子东宫内!

        “太子殿下,老臣还年富力强,还未想过致仕呀,可否帮老臣向陛下透露一下,美言几句。”一名明显近80岁的东宫老臣,一脸婆莎之态,向太子哭诉道。

        坐在那里的太子,一脸的无奈,站起来好生开始了劝慰。不过,却也没有明确的回复起,可以免除致仕的请求。

        一进动侧隐之心很容易,但是做为一名太子,是不可能只看表面,而不观大局的。像这种东宫老人要是不致仕,东宫官位又有限,太子想招贤纳士的新人就根本进不来。

        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大贤的,而且太子太傅都致仕了,前人有了表率,太子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而在另一边!

        不管是蔡京的派系那边,还是史部清查,以及朱子龙这边的派系,还有清流们和中立的官员当中。都借着赵挺之最终这几天,终于想通了,主动上请致仕这股风气。朝中让一批老迈官员致仕了!

        一时间,朝中许多老迈官员哭哭啼啼的,三五成群的时常会去皇帝那里,要求接见。其目的不言而明,必然是试图想哭诉保留官位,不回乡养老!

        搞的皇帝赵佶一下子,别说早朝了。连后宫的门这些天都不敢出了!

        -

        “致仕”一词出现很早,《礼记曲礼》篇有“大夫七十而致仕”。郑玄注道:“致其所掌之事于君而告老。”《春秋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何休注曰:“致仕,还禄位于君。

        就是退休的意思!

        致仕的年龄,历朝不一,即使一朝之内似乎也没作统一的规定。历朝致仕年龄并没有很刻板的规定,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礼记》讲的“大夫七十而致仕”,70岁确实是以后历朝制定致仕年龄的重要参考,也成为官员请求致仕的当然理由。

        官员致仕,都要上疏,请求皇帝批准,这与儒家主张的“恭让”观念有关。

        然而,人性都是自私的。

        当官的谁不想一直当到死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