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节一番闲谈_龙飞凤舞之穿越到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五节一番闲谈

第(1/3)页

我想了想,洋洋洒洒的说起来呢:“哇,你要是去了重庆武隆的天坑地缝景区,你会不由自主,着着实实被大自然的造化惊得目瞪口呆。天坑地缝,一个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名称。其实天坑可不再是俗名,它已经成为一个专业术语。国际喀斯特天坑考察组在重庆、广西一带大规模考察后,天坑这个术语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获得了一致的认可,并开始用汉语拼音tiankeng通行国际。这是继峰林和峰丛之后,第3个由中国人定义并用汉语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术语。重庆是我国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的地区,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是一种地貌特征。2007年,重庆武隆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组成第一期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进行申报,于当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全票入选世界自然遗产。重庆武隆后坪乡天坑群世界唯一的地表水冲蚀成因天坑群,位于武隆后坪境内。景区总面积38平方公里。景区内的阎王沟岩溶峡谷全长2300,总深度约500,是盲谷式现代峡谷,谷深林幽,特别是下段,谷底深切,两岸下部近直立,宽度及小,气势逼人,行走其中,感受别样,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对了解该地区的水文、地貌发育演化史也有重要意义。重庆武隆后坪乡主要景点有箐口天坑、牛鼻洞天坑、石王洞天坑、打锣凼天坑、天平庙天坑、二王洞、三王洞、麻湾洞、宝塔石林等。后坪天坑是由于受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大约在200万年至230万年以内。在该天坑周围,曾有三到四条水量非常大的河流汇聚,这种外源水的量相当大,水动力也相当强,便形成漩涡,同时浸蚀和溶蚀能力都很强,在冲蚀和崩塌联合作用下,洞口越来越大,越来越深,便形成了天坑。后坪天坑形态典型,保存完好,其中的箐口天坑形态完美,可通过3000米长的二王洞直达天坑底部,属世界罕见。天坑上部数条瀑布似银河倒挂,轰鸣作响,极为壮观,瀑布汇集成河流流入二王洞,形成地下水,从麻湾洞涌出。天坑绝壁万丈,形态呈圆桶型,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约220米,天坑深度300余米。因位于海拔1300米的分水岭地区的喀斯特台面,加之强烈的构造抬升,该台面上各种规模的喀斯特陷坑地貌十分发育,分布有众多的落水洞、竖井、塌陷漏斗(天坑)、峡谷、石柱、石林、溶洞等地质遗迹。还有专家指出,天坑中蕴含的大量珍稀野生动植物,还有待进一步考证。特别是武隆县后坪乡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后坪天坑一直被当地人称为能预测天气的神坑,每当坑中起雾时大雨马上就会到来。经专家考察分析,每当要下雨时,洞外温度变高或气压发生变化时,就会向这3000米长——即从洞口进入天坑底部的洞穴下压,而洞是一个恒温环境,从而让洞口形成一团雾气。因此产生了天坑起雾预示起雨的说法。

        而天生三桥景区是武隆天坑的经典。天生三桥位于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处,景区内有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天生石拱桥,三桥平均高度都在200米以上。天生三桥之间,夹着两个世界罕见的岩溶天坑--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形成了坑与坑之间以天生桥洞相连,桥与桥之间以天坑相隔的三桥夹两坑的地质奇观,其规模与气势,均为世界之首。天龙桥即天坑一桥,桥高200米,跨度300米,因其位居第一,顶天立地之势而得名。一桥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洞如迷宫,既壮观又神奇。青龙桥即天坑二桥,是垂直高差最大一座天生桥。桥高350米,宽150米,跨度400米,夕阳西下,霞光万道,忽明忽暗,似一条真龙直上青天,故名青龙桥。黑龙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