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大蜀王又来了(五)_极品吴掌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20章 大蜀王又来了(五)

第(2/3)页

年(546年),剑阁复入于梁。大宝元年(公元550年),氐族酋长杨法琛据利州(今广元)归附北魏,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遣杨乾运讨伐于剑门关。承圣二年(公元553年),萧纪叛乱,东侵荆州,西魏尉迟迥乘虚南下潼州(今绵阳),杨乾运等密以剑阁送款于魏,迥入剑阁,蜀遂瓦解。后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益州总管王谦举兵响应相州总管尉迟迥,讨伐杨坚,杨坚使隋朝名将梁睿讨之,自剑阁进逼成都。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夺剑门,入剑州,平定作乱的西川节度使刘辟。咸通末年(公元874年),南诏犯成都,唐军出剑门,而敌退却。乾宁四年(公元897年),西川节度使王建攻东川,陇右节度使李茂贞遣部将李继昭援救,留偏将守剑门关。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后唐灭前蜀,李绍琛(康延孝)在剑州拥兵自称西川节度使,魏王李继岌遣任圜追击之,任圜先遣别将下剑门关守之,遂进败绍琛于汉州。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东川节度使董璋、西川节度使孟知祥谋据两川,董璋遣兵筑七寨于剑门关,又于剑门关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大将石敬瑭受命讨伐董璋,偷袭剑门关。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遣军伐后蜀,取秦、阶诸州,蜀人聚兵粮于剑门关、白帝城。

        当朝乾德三年(965年),大将王全斌伐后蜀,有降卒进言:“由昭化县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守之,对岸有渡,路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缰店与官道合,由此进兵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康延泽曰:“蜀人并力守剑门,若令诸帅协力攻取,而命别将取来苏,达青缰,北击剑阁,与大兵夹攻,破之必矣。”王全斌从之,遂夺剑门关。

        上官鼎鼐这些年经过官场不良习气的熏陶,早已没有先祖的遗风,在得知那伙僧兵开始造反后,还是胆量去了三分,不过长期值守于剑门关,也有他的一番作为,为了不想赴昔日剑门关被大将王全斌攻破的后尘,将来被朝廷降罪,这些日子在来苏狭径上急忙设置了一些寨楼,只是多招了一些在寨楼上安置的人马后,粮饷却有点不够用了,朝廷还没运到的粮食和军饷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他不得不向成都府的知府吴永麟发出了求助。

        成都府的衙署这些日子也忙作了一团,吴永麟收到上官鼎鼐派人连夜加急送来的火漆密信后,便抓紧时间征集拉夫、调配粮食。当越来越多逃难到成都府的异地储户拿着‘半钱’的凭证到成都府的‘五通钱庄’兑换银钱后,‘五通钱庄’的压力倍增,偏偏迟迟没有措姆离的一点消息,似乎他那里出了一点意外的状况。眼看账上的准备金越来越捉襟见肘,庞素秋和另外三家的股东也慌了神,再不拿出相应的策略出来,很有可能激起民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稳住这些储户,吴永麟开始限制当日最多对一两以下的银钱进行兑取,大面额一律不予受理,刚开始升斗小民是不能理解的,当治安越来越乱,街上出现越来越多手脚不干净的‘鼓上骚,有些人离开‘五通钱庄’没多久,便差点成了绝户,他们暗自庆幸‘五通钱庄’的先见之明。只是偏偏这个时候,成都府的粮价由原来的一斗二百文钱陡然升到了四百文(北宋末年的一文钱已经赶不上宋初的一文钱,已经存在通货膨胀了,下面写的范仲淹一斗一百二十文是在北宋中期),价格整整翻了二倍,甚至还有狂暴上涨的趋势,简直一天一个价,昨天还捏着买人参的钱,一夜之间很有可能只够买白菜了。吴永麟知道一部分是‘袍哥会’的人暗中搞得鬼,也有一部分是成都府那些大户人家屯粮的原因。即使这些人将粮食拿出来,也供应不了越来越多涌入成都府的外来户。

        由交趾传入中土,一年能收两季的占城稻(这个是宋初从越南即‘交趾’由贾贩者、移居者--‘早期华侨’们携至泉州,通过海上运过来的)暂时还在江苏湖州一代推广种植,吴永麟进入成都府时早已过了庄家的播种期,他原本想将占城稻引入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