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因差遣初至津门_红楼名侦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2章因差遣初至津门

第(1/3)页

因是这一路上顺风顺水,孙绍宗乘坐的官船早上从大通桥码头出发,约莫刚过响午不久,便到了津门府三岔河口附近。

        这里要顺带解释一下,‘天津’二字系明成祖朱棣所赐,意为‘天子渡津之地’,借以纪念他从这里挥军南下攻打沧州府的旧事。

        眼下既是大周朝,自然没有永乐大帝出场的机会,更没有‘靖难之役’发生。

        故而这‘天津’二字便也无从提起。

        事实上就连‘津门府’的名字,也是广德帝继位之后,见这里因海运、河运南北交汇而日渐兴旺,才在广德二年将此地升格为府,并赐名‘津门’,意为通向京城的渡口与门户。

        至于巡抚衙门,更是直到广德五年,才从承德府迁了过来。

        作为新兴的北方重镇,津门府称得上是朝气蓬勃,但相应的,管理上难免显得有些松散。

        至少三岔河口码头上的脏乱程度,就比大通桥差了不止一筹,和扬州、南京等以水运闻名的州府,就更是难以相提并论了。

        顺带一提,以上评论都是孙绍宗在码头上踩到鸭屎之后,有感而发。

        书不赘言。

        却说官船靠岸之后,因孙绍宗暂时还不晓得,这次食宿是如何安排的,便吩咐随行的属吏、随从们在船上候着,独自一人先去了总督府衙门递牌子。

        不过得着消息出来迎接他的,却并不是总督府的官员,而是津门府的同知赵梧桐。

        和那赵梧桐一聊,才知道此次虽是总督府下了公文,召集各地官员前来,但接待任务却是交到了承宣布政使司,而布政使大人转过脸,就又把这任务摊派给了津门府。

        “唉~要不都说三生作恶,附郭省城呢。”

        赵梧桐两手一摊,苦笑道:“这婆婆奶奶一大堆,甭管哪个摊派下的事情,咱们地方官都得扛着。”

        其实这话指的是县令附郭,但用在知府衙门也不是不可以。

        “赵大人寻我抱怨,可就找错人了。”

        孙绍宗哈哈一笑:“别忘了这后面还有句:恶贯满盈,附郭京城——你们上面也就是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