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自告奋勇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自告奋勇

第(1/3)页

  鲍良仍然是一副不卑不亢态度,说道:“将军此言差矣,我本就是秦人,为大秦朝廷效力,洛阳也并非原韩国之地。只是被叛徒占据洛阳,才不得不为叛徒出力。”

  他这么说,韩信还算认可,道:“此事我做不了主,会上报朝廷,由朝廷定夺。”

  鲍良道:“在朝廷答复前,我愿协助将军,安定本县民心。”

  韩信求之不得。

  秦军进入县城后,对百姓秋毫无犯。

  鲍良以县令的名义写了一份告示,然后由士兵抄很多份,张贴在县城许多地方。

  告示上写着,这里原是大秦朝廷治下三川郡所辖,张良、赵歇造反,占据本县,大秦天子之军收复陕县,本县所有人恢复秦人身份。

  告示又再说,秦军是仁义之师,大秦皇帝是英明之君,大秦朝廷体恤百姓,百姓们会比在叛贼治下时过得更好。

  每份告示都盖了原本县衙的印章。

  这是用秦篆所书写,尽管韩国已恢复原本的文字、度量衡,但时间不太长,识字的人大多还记得秦篆。

  鲍良出面协助,对于安定民心起到了一定作用。

  韩信把情况如实向咸阳报告。

  ————————

  赵国,邯郸。

  皇帝举行朝会,商议重要事项。

  赵歇道:“暴秦数十万大军东进,欲灭韩国,我们必须救韩!该如何救?众卿有何意见?”

  张耳道:“陛下,暴秦要再灭六国,一统天下。唇亡齿寒,我们必须全力救援,绝不能让嬴政灭六国的悲剧再次发生。臣认为,无论暴秦要灭哪一国,我们都必须要救。”

  赵歇道:“丞相所言极是,天下纷争,都源于暴秦不安分。暴秦不除,天下不得安宁!”

  假相(副丞相)贯高道:“臣觉得,应当由广武君领兵,火速南下救韩。”

  赵国以李左车最善于统兵、练兵,颇有祖父李牧之风,在赵国人所共知。

  李左车出列道:“陛下,臣愿领兵南下。不过,我们不能把全部主力全部派去救韩,要防止秦军北上攻赵。臣认为,出十五万兵最为妥当,齐国出兵不可能少于我军,再加上项羽有可能北上,十五万足也。项羽同样仇恨暴秦,暴秦派兵东出,项羽必定不会坐视不理。我们跟项羽有间隙,项羽出兵后,臣再视情况派人联络项羽,只要有需要,跟项羽联合亦无妨,共抗暴秦才是首要之举。”

  赵歇道:“就依广武君之言,发兵十五万,南下救韩。”

  陈馀道:“臣以为,若能出兵函谷关东边,断绝秦军粮道,勿须跟先秦军正面交锋,秦军粮草断绝,必会生乱,再跟韩信决战。”

  李左车道:“韩信、王元都善于用兵,秦军必定会守住黄河防线,扼守渡口,不会给我们渡河机会,除非项羽肯出兵。若项羽出兵,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派兵到韩国东边,让秦军无法从虎牢关攻新郑;第二,是直接挥兵函谷关,大军部署于函谷关东边地段,堵绝秦军粮道。秦军若要保护粮道,必须跟楚军野战,项羽最擅长野战,任凭暴秦有强弓硬弩,有善于统兵主将,也难以在野战中打败项羽。项羽善于统兵,应当能看出这点,很有可能会是出兵函谷关。”

  张敖道:“广武君言之有理,无论项羽出兵何处,我们都必须先全力救韩。”

  李左车再道:“秦军要灭韩,必会阻挡我军从上党南下。除非借=道魏国,从魏地渡黄河到新郑,还需派人跟魏王交涉。”

  赵歇决定,派蒯彻前去见魏王豹。

  在两个月前,赵国就接到了张良派人来的报告,韩国大量征召男丁从军。

  这意味着秦国要对外用兵,赵国也行动起来,征召二十万人从军。

  目前,赵国共有兵力三十余万。

  三天后,十五万大军集结完毕,向西南方向进军,计划在进入上党后,如果魏国同意借道,再折向东,从魏地抵达新郑北面的黄河,渡河南下新郑。

  当然,虎牢关太重要了,在张良的人到赵国通知时,李左车就让那样转告张良,第一要守住的是虎牢关,其次是洛阳。

  ————————

  齐国,皇宫,大殿。

  这里举行朝会。

  那高高在上的刘邦,显得有些苍老,他已五十八岁了,近年来,自感精力不如从前了。

  萧何年龄跟刘邦差不多,同样如此。

  萧何能把齐国治理得很好,刘邦是很放心的。

  刘邦和萧何君臣两人,都希望安享晚年时光。

  可偏偏暴秦不安分,野心极大,老是妄想吞并其他国家。

  两人不得不为此操心。

  刘邦让所有臣子们,在家中床底下,都要藏着“嬴子婴”人偶,每晚就寝前,都要诅咒、针刺人偶。

  刘邦长话短说,直接道:“暴秦要灭韩,我们必须要救。朕决定,发兵二十万救韩,由曹参将军统兵南下。”

  曹参道:“这次,是在盟国之地作战,我们不会再失败了,暴秦虽有连弩、震天雷,只要应对得当,不至于对战局影响太大。”

  刘邦给予曹参兵符,嘱咐他多加小心,祝他旗开得胜。

  散朝后,刘邦回到后宫见戚姬。

  此时的戚姬,怀中抱着婴儿,这是前不久生下的皇子,刘邦取名为“刘如意”,诞下子嗣后,戚姬和刘邦的小日子过得更好。

  戚姬道:“陛下,如此快就讨论完国事了?”

  刘邦道:“哎!暴秦不安分,真让我心烦,已让曹参率军救援,该怎么打曹参自主决定。”

  戚姬道:“陛下年事已高,得保重身子,不可太心烦。太医就快到了,再给陛下把把脉。”

  小片刻后,门外内侍道:“陛下,公孙太医到。”

  太医进入,他名叫公孙光,年纪跟刘邦相若,齐国人,医术精湛,被刘邦任命为太医令。

  “臣拜见陛下!拜见戚夫人!”

  公孙光恭敬行礼。

  戚姬道:“公孙太医,给陛下把把脉,好好检查陛下身子。”

  公孙光坐在刘邦旁边,伸手给刘邦把脉,又再问及一些情况。

  在三年前,刘邦任命公孙光为太医令。

  自从得到了戚姬后,刘邦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让公孙光给出方法,如何才能长寿。

  公孙光给出的建议,是要清心寡欲,少烦恼,少近女色,要适当活动身子,注意饮食,他又开了一些调理身子的药。

  自从那以后,除了戚姬外,刘邦不再近其她女儿,除了暴秦外,没有什么事能再让他烦恼。

  把脉后,公孙光道:“陛下身子尚可,听闻秦国攻韩,陛下可为此事烦恼?”

  戚姬道:“能让陛下烦恼的,也就只有这事了。”

  公孙光道:“陛下,一切事情,尽力即可,结果如何,顺其自然。只要陛下能按臣建议,注意身子,定能长寿。”

  刘邦问道:“朕能不能像廉颇那样,活到七十余岁?”

  公孙光道:“陛下,臣不敢断言。”

  待公孙光离开后,刘邦愤愤道:“就是暴秦、就是嬴子婴,让朕心烦。”

  戚姬关心道:“陛下勿须为此过于心烦,已让曹参将军率军救援,陛下心烦也于事无补。像太医所说,陛下尽力即可,结果如何,顺其自然。”

  “呜哇…呜哇…”

  刘如意哭起来。

  刘邦抱着儿子,暂时忘却烦恼,他宠爱戚姬,爱屋及乌,特别喜欢这个儿子。

  宫门外,有个年轻男子在此等待着,他是公孙光刚收的徒弟,名叫淳于意。

  师父出来后,淳于意低声问道:“师父,陛下情况如何?”

  公孙光低声答道:“陛下身子尚好,若没有暴秦一事让他烦恼,还能过得更好。”

  淳于意道:“萧丞相为国事操劳,身子骨应当没陛下好。”

  公孙光道:“未必,萧丞相虽然操劳,但他乐于去做这些事,能打理好齐国,让他快乐。他按照为师建议,他辅佐陛下,尽力即可,顺其自然。萧丞相身子调理得不错,只是跟陛下一样,同样因暴秦而心烦。”

  ——————————

  从韩国西边到咸阳,道路顺畅,前方战报能很快传递回咸阳。

  二月上旬,朝会。

  这里不仅有原本的三公九卿,训导部的曾陶也参加朝会。

  在刚开始时,曾陶秩俸五百石,后来让降兵归服,立下功绩,秩俸升为六百石。

  首先,由邹离宣读战报。

  “攻韩首战,杀敌13519人,俘获敌兵14660人,杀敌将白崇,我军战死1895人;收复陕县之战,杀敌3511人,俘获敌兵5426人,我军战死928人。”

  “目前,我军即将拿下渑池。”

  宣读完毕后,子婴道:“我军进攻顺利,灭韩指日可待。”

  每收复一个县,都要迅速任命县令,对该县有效管治。

  陈平道:“陕县原县令鲍良,主动归顺。臣认为,可暂时让他继续任陕县县令,安定民心,若把陕县治理得好,再行任用。”

  子婴点头同意了。

  曾陶出列道:“陛下,臣愿带训导部官吏,到收复地开展工作,尽快教化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