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特殊仪式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 特殊仪式

第(1/3)页

  函谷关对面营垒,这里是数年前项羽为盟主的联军所建造。

  现在,成为了秦军东边重要据点。

  营垒和函谷关都有秦军,互为犄角。

  在营垒西边大平地上,成为了秦兵的训练场地。

  在平地西边,建造有高高的点将台。

  三万五千齐军降兵、三千韩军降兵一直被关押在营垒。

  这段时间来,有些降兵担心,会不会被秦军杀害。

  不过,降兵每天都能吃饱,秦兵也没有羞辱虐待过他们,让他们放心一些。

  这天,赵佗和曾陶来到了这里。

  嬴子婴成立了一个部门,取名为“训导部”,该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

  训导部的最高官员为“训导令”,由陈平兼任。

  训导令下面有若干训导丞,曾陶是其中之一。

  所有降兵被集中到营垒外大平地上,每人皆身穿短打,没有铠甲,更没有任何兵器。

  在降兵周围,有全副武装的秦兵站岗着。

  曾陶登上点将台,大声道:“大秦皇帝陛下有诏令,所有降兵到汉中郡劳作。陛下有令,只要你们安安分分劳作,不惹事生非,大秦朝廷会让你们吃得饱、穿得暖,三年后,可以放你们回家。”

  听到最后一句话时,降兵们惊喜着。

  降兵能活命就不错了,居然还能回家,大家露出喜悦之色。

  接着,曾陶话锋一转,大声道:“若是不安分、偷懒,十年也回不了家,不能吃饱饭。若敢惹是生非,斩首!”

  讲话完毕后,由杜真率领秦兵们,押送着这批降兵出发,通过函谷关,再进入函谷道向西行进。

  函谷关以东二十里营垒中,赵佗和骆甲边吃饭边聊天着。

  骆甲道:“陈丞相说,已有秦兵入韩,我军又占了这地方,让韩国如鲠在咽,张良必定会征调剩余男丁从军,抵御我军。快则再过半个月,新入伍之兵后,便可赶来西边了。”

  赵佗道:“所以,你们入韩只能待半个月时间,便要赶回来。”

  骆甲兴奋道:“这半个月里,我定要把韩国搅得天翻地覆。”

  两人有说有笑。

  韩国所在地,位于现代河南西部、山西西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只是人口比陇西地区稠密很多,许多地方已经开发,有连接各地的道路。

  如果主要道路被扼守,便能挡住进攻部队。

  韩国最东边都城新郑,位于现代郑州东南边,新郑再往东是平原,属于魏国国土,魏国都城大梁(现代的开封)离新郑不远。

  在函谷关以东二十里,是韩国边境线,这里有重要据点,建造了便于防御的营垒,扼守着秦国入韩的去路。

  三国联军出战,韩国国内兵力空虚。

  在函谷关对面营垒有韩、齐联军,张良认为秦军主动出战可能性不大,就算主动出战,也不可能破营垒。

  有大军和营垒作为屏障,只要秦军没法破营垒,便难以入韩地。

  所以,在据点里,只留一千士兵留守。

  结果,赵佗率军出战,大败韩军,顺势把入这个据点占领了。

  目前,据点有两万秦军驻守,随时可以此据点作为跳板,进一步攻韩。

  在据点东边,有韩军营寨,三万韩军驻守在此,因为不是占据险要,要想绕开营寨进入韩地,只要韩军没有出来阻拦,便不成问题。

  第二天,赵佗率军出营垒,向敌营寨发起进攻,这是真的进攻,攻势还颇为猛烈

  韩军如临大敌,全力防守。

  在步卒牵制下,骆甲率领一万五千骑兵从敌营寨南边绕过。

  韩军眼睁睁看着秦骑兵入秦地,却无可奈何,只得派人火速禀报军情。

  骑兵进入韩地后,赵佗便下令停止进攻,退回营垒。

  ——————————

  时间很快到了九月三十日。

  十月一日是岁首,相当于这时期的“过年”。

  九月三十作为岁末,在这时期也是重大日子。

  这个时期,人们有着传统习俗,每年将尽之时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

  在前几天,皇后建议举行“大傩”的仪式。

  在子婴眼中,这些属于迷信,他不信迷信这一套,但这时候的人都信,是这时期重要习俗,子婴要融入这个时代,要适应这些习俗,也就顺从皇后之意。

  两个亲家的人,都被邀请入宫过除夕,顺便参加“大傩”仪式。

  皇帝首次宴请在宫内过节,亲家的人都很高兴。

  王元夫人蒙倩已生一女,王家现在有五人。

  冯家有六人,包括冯幽兰的哥哥、弟弟和小辈。

  凌思殿,是后宫最大的建筑物,可用于招待客人,也可用于举办节目。

  子婴和娘家人,一起在这共进晚膳。

  殿内在正中前方,是皇家桌席,皇帝在中间,左右两边是冯幽兰和王思桌席,两人各自带着孩子。

  在右下方,是王家桌席;在左下方,是冯家桌席。

  晚膳开始时,子婴道:“这是家宴,我以亲家身份,跟两个亲家的人过除夕,大家不必拘礼。”

  原本,这时还没有除夕这个说法,在前几年,子婴把除夕一词说出来,秦国已有不少人用除夕一词表示岁末。

  “岳母、内兄、内弟、嫂子、弟媳,我敬大家一爵!”

  子婴举起酒爵,所有成年人,无论男女,皆举起酒爵,一起饮酒。

  女人要是不能饮酒的,嘴唇碰一点点酒即可。

  众人放下酒爵后,子婴道:“有国才有家,国家好了,每家才能过得好。今年,大秦获得大胜利,国家欣欣向荣。我这个皇帝之家过得很好,想必两个亲家过得也不差。”

  王威首先道:“我王家四代为朝廷效力,今年打了大胜仗,母亲高兴,嫂子高兴,全家都高兴。”

  王夫人道:“今年,王家全家都好,就是还有一个遗憾。”

  子婴问道:“岳母,是什么遗憾?”

  王夫人一副叹息表情,说道:“威儿都二十了,还未娶妻!原本两年前要给他办,结果遇上敌国攻秦,男人都要去打仗,这一耽搁就是两年。”

  王威不耐烦道:“晚点成亲没什么大不的,韩信二十六七才娶妻。”

  王夫人训斥道:“怎可学韩信!男人年纪到了就该娶妻。若非韩信父母早亡,岂会让韩信迟迟不成家。”

  子婴笑了起来,左右两边的老婆同样笑了起来。

  子婴道:“那要尽快给内弟找媳妇了,谁不想跟王家结姻亲,很快就能办好。”

  冯夫人道:“小女嫁给皇帝陛下,过得很好;冯家两个男丁皆已娶妻,也过得很好;陛下又早已给冯家平反,冯家没什么遗憾了。”

  冯幽兰有兄长、弟弟各一人。

  兄长名叫冯唐,现年二十二岁,在丞相官署任职,秩俸四百石。

  弟弟名叫冯隆,现年十七,前几月刚成亲。

  冯唐道:“冯家历代忠良,大秦越来越好,冯家也过得好,相信父亲和祖父泉下有知,也会欣慰。”

  吃过饭后,子婴要给亲家们红包。

  在纸张发明出来后,子婴开始在除夕、岁首时发红包。

  因为皇帝的带动,许多人有样学样。

  红包里装的是秦半两铜钱。

  先给了两位岳母大红包,王夫人、冯夫人分别接过,口中说谢陛下。

  轮到小辈了。

  子婴先给了王元女儿。

  三岁女儿接过红包后,王元道:“还不快谢陛下!”

  女儿道:“谢陛下!”

  子婴再来到冯唐这边,看着他四岁儿子冯遂,将红包递出。

  冯遂接过,道:“谢陛下!”

  “乖!”

  子婴摸摸冯遂的头。

  随后,冯唐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

  分别给了嬴梦和赢文广,以及王元女儿。

  对于冯唐这个内兄,嬴子婴想起了在现代时看到的资料。

  在原本历史上,冯唐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为官,到了汉武帝初期再被人举荐,那时候冯唐已九十多岁了。

  虽然这时代人均寿命低,寿星公还是有一些的。

  张苍、赵佗、栾布是寿星公,冯唐同样是寿星公。

  王元也带来了红包,分别给嬴梦、赢文广、冯遂。

  因为皇帝比较随和,大家没有拘谨,皇家和亲家一起,有说有笑,气氛轻松快乐。

  天开始黑了下来,“大傩”仪式要开始了。

  三家的人重新在凌思殿坐下。

  在殿外,参与“大傩”仪式表演的人全部就位。

  殿内,嬴子婴道:“今年,大秦虽然获得大胜利。然而,天下未定,敌人对大秦虎视眈眈,该驱驱邪了,把一切魑魅魍魉驱除。”

  宦者令周侗朗声道:“宣行大傩,侲子备,请逐疫。”

  随即,一批童子跑了进来。

  童子身穿白衣,头上裹着红布,身上挂着小鼓。

  为首的童子道:“甲作食凶。”

  后面的童子跟着念。

  随即所有童子一起击鼓数次。

  为首童子接连说着内容:胇胃食虎,雄伯食魅,我们将十二神使派来了,驱除你们这些妖鬼。

  每说一句话,都停下击鼓。

  说完之后,童子向两边散开,由宦官装扮成的方相与十二猛兽进入,在凌思殿中间跳着舞,舞得似模似样。

  两边童子继续喊道:“肢解你们的躯体,放干你们的血,剥开你们的皮,抽掉你们的肝肠,恶鬼啊!你们再不快走,我们要把你们喂狗当干粮……”

  童子们击鼓是为了驱鬼,十二猛兽是为了吞食恶鬼。

  在场的人兴致勃勃看着表演。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