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韩信到来_大秦五百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 韩信到来

第(1/3)页

  众臣皆看向尉缭。

  子婴问道:“发生什么事?”

  尉缭道:“回禀大王,在蜀郡成都县,一个刚建好不到一个月的盐井,在采盐时发生坍塌,死了三人,伤了四人。”

  这种事故,在现代被称为生产安全事故。

  子婴随即想到这个多次给他拍马屁的成都县令刘栋,前不久还在奏章中说,又有一座盐井刚开凿好。

  他问道:“那个盐井,是否成都县县衙负责?”

  开凿盐井的部门,既有中央朝廷派遣到蜀地的官员,亦有蜀郡当地的郡级、县级官员。

  尉缭答道:“正是,乃成都县县衙所开采,成都县令叫刘栋,应当由他负责。”

  在秦一统天下后,秦地百姓食用的盐多为海盐。巨鹿之战后,关东之地尽失,尉缭任丞相后,为了确保盐能正常供应,在蜀地全力开凿盐井。

  井盐产量多少,成为考核蜀地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御史大夫钟平道:“听说这一年多来,刘栋做得很好,成都县井盐产量很大,赋税及时足额收上来,盗贼甚少。这个刘栋很有能力,可提拔重用。”

  御史大夫监督百官,对于丞相如何考核官员,官员政绩如何,亦有所了解。

  在秦汉时期,官员考核制度,称为“上计制度”,即地方官员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

  县令一般是在年终将该县户口、土地开垦种植、粮草赋税、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到郡守衙门。郡守根据下辖各县的计簿,再编制成本郡的计簿,最后上报朝廷。

  朝廷据此来评定地方官的政绩,有功者受赏,有过错者会被惩罚。

  钟平记得,刘栋在上一年度的政绩,是非常不错的。

  尉缭道:“杨栋的确做得不错,原计划在明年初,提拔刘栋为蜀郡郡丞。”

  钟平道:“发生这等事,无伤大体,给三个死去家人钱财抚恤便是。臣认为,对刘栋斥责便可,按原计划将其提拔。”

  于真出列道:“臣附议。”

  有好几个大臣亦发言,赞同这个处理方式。

  对于这类轻视人命的处理方式,子婴很不赞同,尤其是好几个重臣都赞同,子婴有些生气了,他厉声斥责道:“寡人觉得不妥!大秦什么最重要?人最重要,死了三个人,大秦每年的盐产量、粮食收成,就相应减少,不仅如此,少了三个男人,更会导致少生几个后代,这是小事情吗?”

  在现代的时候,子婴属于脾气比较好的人,一般很少发火,比较少有情绪化表现。

  今天,是子婴即位以来,首次对臣子们生气。

  君王发威了,臣子们都低下头,沉默不语。

  在现代社会,对于人命会非常重视,对于生产安全事故,要追究刑事责任。

  在秦国,同样很重视人丁数量,鼓励百姓多生育。无论男女,都严禁不结婚不繁衍后代。

  而对于安全生产,重视度却不足。

  子婴道:“寡人认为,需得把生产安全纳入考核,若发生类似事故,属于官吏重大失职。那个成都县令刘栋,必须降职,降到县丞。”

  尉缭随即道:“大王所言甚是,臣会办好。”

  大王发话了,丞相又赞成,其他臣子不好再说什么。

  小半天后,朝会结束。

  众臣刚开始散去,子婴接到程开派人送来的报告,终于有第一个人来投奔秦国了,这个人名叫韩信,是从楚国来的。

  之前子婴还想着,韩信和陈平这两个人,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去投奔刘邦?

  现在,终于有韩信的消息了!子婴大喜。

  第二天,子婴接到报告,在宫外,有个叫韩信的人,求见大王。

  子婴命人把韩信带到书房。

  咸阳宫,内侍带着韩信前往书房。

  此前韩信还有些担心,秦王会不会不接见自己?

  在来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要如何毛遂自荐。

  来到书房外,内侍进入禀报后,让韩信入内。

  进得书房,韩信见到了秦王。

  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