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章儒法之争_战国霸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52章儒法之争

第(3/3)页

乱不是反过来证明周礼不行吗?当然,光是这么一说不但片面,也断然不能服众,于是又言道:“德行天下,需教化万民,人不能行,何人能行?圣人也!以德治国,实为人治,圣人明君治国,则天下大治,庸主昏君当道,则天下大乱!然则自古圣人有几多?周立以来,周公之后便有厉王与民争利,幽王烽火戏诸侯,乃天下大乱之始,何其荒诞哉?是以求圣贤不若止暴恶!”



        是啊,你孟夫子你儒家主张的德行天下,人人有德固然美好,但不现实啊,你儒家的人治主张,有圣君固然大治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只要出一两个昏君,便是广厦将倾,天下大乱,这便是人治最大的弊端。



        更重要的是,这天下有多少圣人?是圣人多呢?还是庸者多?显然是后者,而且不需要太多,一两个就能致使天下大乱,而圣人数百年难得一遇。祈求圣人治世而永固天下,不过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罢了。



        归根结底便是因为人性有恶,所以,人治不行——!



        所以非法治天下不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非法治天下不可呢?你卫黎总得要先说明为什么要法治的原因吧?



        末了,卫峥言简意赅的回答这个为什么,言道:“利害之心,人皆有之,故人皆趋利避害也!”



        卫峥之前用和氏之璧,银黄之珠来驳斥儒家自相矛盾的观点,这次他向众人讲了两个故事来说明利害之心。



        卫峥向诸子说的故事便是春秋时代一则关于楚成王的故事,楚成王立商臣为太子,后来反悔了又想废了商臣的太子位而立另一个儿子,商臣得知太子位不保,于是发动政变而弑君弑父。



        卫峥说完楚成王的故事,同时还说了另一则同样是春秋时代的故事,便是鼎鼎大名的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



        伍子胥被楚王迫害而逃离楚国要跑道吴国去的典故,过关的时候被守关的官吏给抓住了,兴奋的要把他送回去领赏,于是伍子胥便对这官吏说楚王要抓我,是因为楚王想要我珍藏的绝世宝物,但我把他弄丢了,如果你把我抓回去,楚王问我宝物去哪里了,我就说是你私吞了,你敢把我送到楚王那里去吗?官吏一听大惊失色,深怕惹祸上身于是便假装没发现,伍子胥便成功过了昭关来到了吴国,最后吴国伐楚,伍子胥大仇得报。



        说完这两则故事,卫峥面向诸子百家问道:“公子臣何以大逆不道而弑君弑父?那守关吏员为何眼睁睁的让伍子胥过关?难道公子臣想要弑君吗?难道守关吏员就不想抓伍子胥去领赏吗?非也!皆以利害之心使然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害之心,人皆有之;趋利避害,人皆有之,弗思而矣,然哉——!”



        ……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