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治州之策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章治州之策

第(2/3)页

法吸纳他处的百姓前来是自己今后一段时间最大的任务。

        送走五位县令后,江安义让人把史清鉴请来。江安义来化州没有带张克济,范师本向他推荐这位石河镇的乡正,称其处事练达,胸有成略,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江安义与其细谈之后发现史清鉴见识过人,从石河镇的布署来看,其人还精于谋划、长于实事,江安义正愁身边无人相助,出言延请史清鉴为幕僚。

        史清鉴已经六十有三,到了颐养天年的岁数,可惜一辈子怀才不遇,心有遗憾。江安义的邀请来的有些晚,老头子思之再三,向江安义提了三点要求:一是他年岁已大,不想再到衙门当差,江安义如果有事,可以让人来请他;二是乱世不安,他要把家人从石河镇迁至会野府,希望江安义能替他买栋三进的院落;三是他的次子史明玉是个秀才,希望江安义能在府衙中给他找个差事,将来助他一臂之力,做个参军之类的小官。

        为了留住史清鉴,江安义全部答应,还给了史清鉴一千两银子的安家费,答应每年给他五百两的薪酬。货卖识家,史清鉴没想到临老还能遇到赏识自己的主家,二话不说,回去搬家。前两日史清鉴拖家带口的来到会野府,江安义在府衙西面不远给他买了套三进的宅院,有一百多间房屋,足够安置史家一家人。

        江安义在永昌帝都太平坊买了两进的宅院,足足花了五千两,而会野府三进的院落,才不过八百两,这让江安义感慨,地域不同地价相差的太多了,什么时候会野府的房子能卖出京都一半的价来,化州必然是大治。

        因为史清鉴刚到会野府,家中安顿事物杂多,江安义查抄华府一事没有惊动史清鉴,不过买来的小丫头,江安义挑了八个送给了史家,史清鉴的次子史明玉还专程来谢过。

        史家离府衙不远,史清鉴很快来了,衙门的人事先得了江安义的交待,知道这个老者是刺史大人的幕僚,哪敢怠慢,恭恭敬敬地送到大堂前。史清鉴很是感慨,作为乡正他常去所在的枞丰县衙应差,面对门前的衙役和小吏点头哈腰,递点小钱方得求见县老爷,如今在府衙之中昂首阔步,身旁的衙役唯恐不周,人生的境遇因人而变,着实让人感慨。

        衙役一路将史清鉴送到待客堂,江安义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呼了声“史先生”,这让史清鉴很满意,主家的尊敬让老头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生出士为知己者出力的觉悟来。

        寒喧几句,史清鉴对江安义所买的宅院表示了满意,江安义转入正题。先是把查抄华府的农庄,发现华府贩卖人口的事说了一遍,史清鉴这才知道前日送到家中的小丫头是江安义 解救出来的,叹道:“大人宅心仁厚,爱民如子,实是化州百姓之福。”

        见江安义苦恼华仁顶罪,无法治罪主谋镇西男华政,史清鉴道:“华家在会野府势力极大,府衙之中有人与他通风报信,大人想毕全功于一役不大可能,此事当徐徐图之。老朽以为除了从华仁着手外,不妨贴出告示,让那些家中失了小孩的前来认领,趁机问明情形。衙中差役开出卖身契,多半有知情人,大人不妨安排犬子史明玉在衙中任事,让他打听打听消息,说不定能有收获。”

        江安义点头答应,道:“令郎要入府衙,如果是我推荐,他人必然注目,不如我让华司马出面。”

        “如此甚好。”

        此次请史清鉴来,江安义主要是想问问他有什么良策改善边陲县民生凋敝的状况。史清鉴世居化州,对当地的情况很熟悉,听到江安义问他,笑道:“大人不问,老朽也要向大人建议,要想化州长治久安,需从文武两方面着手。”

        “请先生细谈。”江安义站起身,将座椅挪近些。

        史清鉴略有些紧张,这是他的开门第一谋,虽然江安义所问是他思虑多年之事,但面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东家,以史清鉴的沉稳,也不免有些心跳加快。眼前这位年轻的主家是大郑官场最为春风得意的人,二十四岁的年纪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