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八面来风(二)_变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四十八章八面来风(二)

第(2/3)页

  没见到他们了。山里送了些野味来,大哥是不是带点去?”

        一刻钟之后,李鸣锋骑着马,带着身后长长的车队出发前往平山镇。一路不时有人跟他打着招呼,李鸣锋在这一带口碑不错,赈济困苦、修桥补路的善事没少做,是远近闻名的张大善人。

        陶细毛冒着寒风回到了住处,自家的几间茅屋四处漏风,屋里比外面暖和不了多少。西侧的房中传来咳嗽声,老爹一到冬天就咳嗽,家里也没钱请大夫,只能干挨的。

        哪天挨不过了,也就用不着受苦了,陶细毛进屋,摸了摸桌上的陶罐,还温着,倒了碗水递给他爹。喝了水,陶大虎的咳声停住,喘息着问儿子道:“今天可得了活计?”

        冬季农闲,陶细毛会赶到二十里外的武清县城扛活,碰到有活也能挣个三四十文补贴家用。陶细毛将碗中的残水泼了,自己倒上一碗灌下去,抹了抹嘴闷声道:“没得。”

        陶大虎叹了口气,儿子一连三天没找到活了,这个冬天难扛了。今年官府收的税比去年多了三成,家中的粮食坚持不到开春,孙子正在长个子的时候,少了吃食怎么长得开。

        “我刚才看到张大爷了。”陶细毛闷声道。

        陶大虎知道张大爷去德州过年了,这是个有福之人啊,家里良田千顷,酿的酒水不愁卖,为人和善,六月份里正催要粮款,还是张大爷让他们把粮食卖给了庄上,要是运到县城要少百十文,城里那些开粮铺的人心都被狗吃了,听说都是当官的家人开的铺子,收粮时压价,卖粮时涨价,两头赚钱,分明是不给穷人活路啊。

        陶细毛接着道:“我在路上同张大爷说了,过完年想到他家酒铺做活,张大爷答应了。”

        陶大虎满是皱纹的黑脸松开,露出一丝笑意,念了声佛,道:“那敢情好,能支撑到明年开春了,狗子也能吃上几顿饱饭了。”

        陶细毛歇了片刻没作声,然后鼓起勇气道:“刚从村里过来时,看到徐婶四处借粮,像是断了炊。”

        不等陶细毛接着往下说,陶大虎急声道:“她一个妇道人家,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娃,上面还有老人,这哪活得下去。你到咱家仓里给装袋粮食送去,哪怕喝粥也要帮她们把这个冬熬过去,等过几年铁娃他们大了就好了。”

        陶细毛欢快地答应了一声,小时候徐哥没少带自己玩,娶了徐婶后还常叫自己去喝酒,可惜前几年修堤时被水卷走了,靠徐婶种着十亩薄田度日。同在一村住着,村里人常搭把手,有什么好吃的也会送去,徐婶要强,抽空替人缝补衣服补贴家用,一家人勉强维持着。

        今年官府要用银子交税,一两银折一千三百钱,穷苦人家哪来的银子,换了银子又要收什么火耗,里里外外一折腾,家家留下点吃食外还要赔上老本,徐婶家没有当家男人,哪支撑得下去,只能卖田活命了。

        到县城扛活,陶细毛听到不少庄家人卖田卖地的事,还是那帮子黑心人趁机压价,上好的田地分明要六至八两一亩,现在只能卖三两半了,听说苗县令的弟弟今年冬天收了二百多顷地,要不了几年,这武清县的地都要姓苗了。

        拿了个大口袋,陶细毛装了满满一口袋粮食,跟爹打了个招呼,往徐婶家走去,寡妇门前是非多,赶在天黑前把粮送去,省得有人嚼舌根。

        一百多斤粮食扛在肩上倒不重,陶细毛的心底却沉沉得堵得慌,前几年日子眼见得好了些,这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坐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