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屯_易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章屯

第(1/3)页

世道初创,其物未宁。

        屯生盈塞,元亨利贞。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创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伏羲,上古华夏之王。一画开天!劈开了层层混沌,拨开了叠叠雾霾!裨海之内的华夏人,始得睁眼看世界!

        来自远古深沉的口口相授,勾勒出这位身着兽袍的尊者,立北望南,手牵日月,笑指江山。古老的跟随者,不畏艰险,在他的带领下,踏破叠嶂,降服猛禽,保留了华夏人的火种,开辟出不可一世的华夏文明!

        伏羲,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不!在华夏人看来,他,就是神!

        没有文字的时代,伏羲一族的种种,被描绘的不甚清晰。后人在不断的听说中,汇总时义,那就是伏羲一族值得依赖,值得信服!是足以带领华夏人类抗衡蛮荒的人物!而之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伏羲一族更为后人所膜拜,所信仰!是足以让后人无过可寻的神的存在!

        据《四时金简》载,伊七十二代大伏羲始,伏羲一族多不问世事,仅有大乱时,自出主持大道!自此华夏大陆进入‘中和’时期,天下之主有能者居之。而伏羲氏的激流勇退,更让众人折服,从而津津乐道!

        随之,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葛天氏等等人物登场。不过这十五氏族皆沿袭伏羲氏之号。之后就是被后人称之为三皇五帝的时期,直到禹的出现,华夏大陆出现了一个新的名词——国家。大禹依靠自己强大的武力,征服了无数部落,并为之建立了完整的律令征伐,从而建立了华夏第一朝——夏王朝。

        有人说,夏王朝是依靠大禹前所未有的武力所造就的。但明眼人都知,这是在伏羲氏首肯之下才得以实现的。不然在夏王朝的法令中,第一句皆是承伏羲帝之德!

        自此,华夏大陆进入了‘社稷无长奉,君臣无常位’的国家更迭的时代。

        当然,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伏羲一族轻易的放弃手中的既有权利,而甘于立于幕后。直到夏王朝最后一代帝君桀,在知已回天乏术之时,说破了天机。

        “吾等皆是棋子。仅修于人事,怎比得他族修于天道!”

        后人在提及此话之时,皆缄默三口,他族之意,不道自明!所以有关夏桀此言的深意,几千年来,人们达成的共识是,这是对伏羲氏在危机之时,转而支持商族人的报复!既然修天道是你伏羲氏统治众人的权杖,那就交还于众人!既然我夏王朝即将不复存在,那就让一直蒙蔽的世人,替我乱你根基!

        当然,这些都是中下层民众只可意会的东西。不过自此,华夏大陆之上,修行,成了无数人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即使这些下层人士没有那些古族的积淀,但时间给了原来平凡人最大的契机,几千年的积累,大陆之上出现了无数奏出华丽乐章的能士和修行大家。而这些尤其是在夏桀有意识的散尽王朝武技,经传词谶之后!

        “道着,乘生气也。夫天地之气,噫而为风,生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则为生气。”

        这句话成了千年来修行者的共识。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盈天地者唯万物,而盈万物者,是为气!所谓修行,就是修得天地万物之气,以气化力,进而化力成元,方至大成。所以,元师成为无数修行者追求的唯一理想!

        柱州,也就是guān  fāng上所言的坤州。位于这神州大地的西南面。因其上有始皇帝时所立的‘圭表’而被世人所知。早在甲子改革之前,其中的三个郡府就依次被称为上柱,中柱,下柱。

        这柱州北部有一山脉,也就是昆仑山。这昆仑山为帝国所有的山脉之始,水脉之源。传说中,早在上古时代时代,就被这里生活的氏族在其上立过圭表,以用来观测天时。因此,人们也叫它日月山。何谓日月山?窥天探地之所!掌宿纳煞之地!由此,这昆仑山在天地之间是何等存在?可略见一斑!

        这昆仑山,又名昆仑虚,乃须弥山所分东世界的干山。即使‘裨海九洲’合一,这昆仑山也算是巍峨巨峦的存在。其山势并未几多起伏,却整体绵延。西窄东宽,高万仞,阔千尺。无一处不彰显其万山之祖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