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乐理_曹夫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乐理

第(2/3)页

小乔说道,

        “恩师,这惩罚是不是太严厉了?”

        夫子露出冷冷一笑,严厉说道,

        “二位小姐休要多言!”

        于是,曹耀没有办法,只能展现出他的惊天音乐才能。拨一下琴弦,收敛起刚才浪荡的神色,换成了深情。仿佛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弹奏《十面埋伏》。《十面埋伏》流传甚广,本曲现存乐谱最早见于1818年华秋萍编的《琵琶行》。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垓下决战的情景。汉军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

        话说《十面埋伏》最好的演奏乐曲是琵笆,但是,如今只有古筝,曹耀又要选择一首非常接近古代人风格的曲子,《十面埋伏》是最有技术含量,最让他们听得懂的乐曲。

        用于这古筝演奏,曹耀在前世但也试过,是对难度上还要比琵笆略高一筹,于是,也无所谓了。

        《十面埋伏》全曲共有十三个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强的标题。这些标题是:一、列营;二、吹打;三、点将;四、排阵;五、走队;六、埋伏;七、鸡鸣山小战;八、九里山大战;九、项王败阵;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

        全曲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写汉军战前的演习,点将、列阵,大战前的准备。着重表现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音乐昂扬有力,伴有鼓声、号角声,鼓声由慢逐渐加快,营造出大战之前剑拔管张的紧张气氛。

        “列营”实际上是全曲的引子。节奏比较自由而富于变化。开始就使用“轮拂”手法先声夺人,渲染了强烈的战争气氛。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扣人心弦的战鼓声,激昂高亢的长音好象震憾山谷的号角声,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特有的鼓角音响。此后用种种表现手法表现人声鼎沸、擂鼓三通、军炮齐鸣、铁骑奔驰等壮观场面,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战场紧紧张激烈的典型环境。

        “吹打”是全曲中唯一的旋律性较强、抒情气息浓郁的段落。这段间乐极象古代行军时笙管齐鸣的壮丽场面,刻画了纪律严明的汉军浩浩荡荡、由远而近、阔步前进的形象。这段音乐在乐曲艺术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高屋建瓴的气魄。

        “点将”、“排阵”、“走队”三个段落在实际演奏中是有所变化和取舍的。它们的相同特点是节奏整齐紧凑,音调跳跃富于弹性,表现了刘邦汉军战斗前的高昂的士气,操练中队形变换的迅速和士兵步伐矫健的形象。乐曲有条不紊的结构安排,使得情绪的发展步步进逼,为过渡到激战场面作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写楚汉短兵相接、刀光剑影的交战场面。它是乐曲的主体部分,音乐多变,节奏急促,在演奏上连续运用了弹、扫、轮、绞、滚、煞等手法,以描写激烈的撕杀、拼搏,惊天动地、动人心弦,

        第二部分包括六、七、八三个小段落。

        “埋伏”这段音乐和它描绘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