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高俅的脾气(第三更)_回到宋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7章 高俅的脾气(第三更)

第(1/3)页

政治从来非黑即白的对错二元论。

改革也从来不仅仅是改制派和保守派的角逐。

更不可能是利益既得者听到改革的政策后,马上就全部跳脚。

马上就跳脚的人,要么是莽夫,至少以他们的心智,永远别想走上中上层。

要么是小官,想要依附,借机混仕途。

中国有一句话老话,叫做事缓则圆。

其核心意思只有一个字:拖!

这件事看起来是有官员去围堵农政司,但其实真正的目的并没有这么简单,官僚群体也没有这么蠢。

那些家伙派一堆小虾米去围攻农政司,无非就是想引起朝堂上下的注意,把事情闹大,最后让大家都下不来台。

然后逼迫东府搞“三聚”。

所谓的东府三聚,是大宋朝成文的规矩。

下面的札子到东府的尚书厅,尚书左右丞是要批文的,能确定的事情,就直接签字盖章。

不能确定的事情,就写一个字,例如写“上、下”,意思是在尚书省召集官员商议解决。

例如写“中”,则需要上奏取旨,听从赵官家的安排。

例如写“聚”,则是左右宰相商议。

再例如写“三聚”,就是左右仆射和左右丞在内的东府宰执们共同商议,也就是说,问题会上升到集体商议中来。

这是大宋朝东府执政的日常。

所以说昨日陈东在上疏的时候,赵鼎关着政事堂的大门,和一群宰执们在里面把杯子、椅子都砸了,最后礼貌地把奏疏通过了。

而现在一些官员围攻到农政司,其实就是把给东府其他人一个再提报“三聚”的理由。

一旦再次提报“三聚”,赵鼎的压力就会更大,事情就会闹到皇帝那里。

这个逻辑要理解其实也很简单。

宋朝的宰相,可不是明朝权力被阉割的内阁首辅,宋朝宰相还是有部分决策权的,可以签字盖章,政令直接生效。

说到底,宋朝宰相还是政府首脑。

到了明朝,皇帝即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了,集国家大义、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