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赈饥平乱(十五)_组团穿越到晚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赈饥平乱(十五)

第(1/3)页

王兴在山东的举动,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韩爌和宋献策就很不高兴。

        韩爌把宋献策请到自己的书房,跟他详细地介绍了王兴在山东的所作所为,然后说道:“道长,王兴使用雷霆手段,济南府的形势算是彻底稳定下来了,其它府州还有几处不安宁,不过官吏们都已经吓破了胆,没有人敢伸手捞钱,士绅们也都大方起来,再给他两个月时间,怕是就能回京交差了。”

        “大人,不能让他回京,最起码不能很快回京。行刺失败,赈饥又不能让他滞留,难道不能在民变上想办法?”宋献策说道。

        “民变?你是说趁民变……,嗯?”韩爌做了个刀斩的手势。

        “大人,这里边可操作的空间太大了。”

        “好吧,就按这个思路仔细策划策划。你那边动作也该加快一点了。”

        ……

        王兴用三颗人头迅镇住了山东地面,稳定住了局势,李长庚又用多方蓦集到的银子,从南方不断地购进粮米,一部分用于施赈,一部分投放市场,用于平抑物价,赈饥形势一片大好。

        至于生产自救,王兴接连跟钱士完、李长庚商议,终于说服了他二位,决定改良粮食作物种植。

        长城以南以及长江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也就是谷子,这种作物产量低,还不耐寒不耐高温,最是娇贵。而后世这一地区秋种小麦、夏种玉米,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小麦源于中欧,早就在宋代传入我国,现在南方苏中一带就有人种植。而玉米则源自美洲,现在新疆一带应该有人种植,所以,种子的问题不难解决。

        现在这个季节,种小麦还来得及,只要霜降之前能出来苗就行,玉米可以等到明年夏季,小麦成熟后再种。

        对于新生事物,老百姓接受能力比较差,所以必须有一个认识的过程。王兴建议,在历城县专门拿出一百亩地来做试验田,给田主种粮补贴,待各方面成熟后,再行大面积推广。

        钱士完对王兴的建议非常欣赏,尤其是试验田的建议,他认为深得治国三味。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