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节当工匠遇上现代科技_技艺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五节当工匠遇上现代科技

第(1/3)页

@秦淮小哥哥:

        “承认一个错误。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我找秦先生帮忙,是想邀请秦先生来秦省实地考察,然后给出建议,但秦先生说先看看照片。

        结果照片发送成功五分钟后,秦先生就把解决方案发了过来。

        我当时懵了。

        专家组三个月都攻克不了的难题,秦先生只用五分钟?

        说出来谁信呢?

        我不信,专家们也不信。

        所以专家组就没采用秦先生的方法。

        后来秦先生问起这件事,我便欺骗了秦先生,说按照秦先生的办法不能重组古建筑。

        然而秦先生误会了。

        他以为我们专家组不懂装懂,所以非常负责的做了一段视频……[哭泣]

        还说下次不要不懂装懂。

        其实我们不是不懂装懂啊,而是秦先生五分钟给出答案太过于惊世骇俗了。

        尽管那真是原装的组装方式,可一开始我们真的难以置信。

        附上聊天记录和视频。

        最后,代表已经变成秦先生粉丝的专家组给秦先生疯狂打call!!”

        发完微博。

        吴秘书长松了一口气,他亲自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其中的误会解释清楚,一切负面影响都该随风消散了。

        在这件事上秦淮没有做错什么,更不存在黑点。

        能通过图片就能攻克难题,这是本事,也能省下人力物力,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跑一趟呢?

        以此来显示匠心精神吗?

        匠心并非‘用油纸包好的零件’,也并非‘不断鞠躬’,更不是表面的装腔作势,而是像秦淮一样,能精确高效的解决问题便精确高效的解决问题。

        而实在不行,则利用现代科技当做辅助。

        秦淮并不故步自封,身上有一种进步的思想,或者说,是几千年前就有的一种优秀品质——包容。

        譬如他会坚持使用传统的木匠工具,慢慢的刨制木料,同时,也不忌讳使用电脑软件构建三维模型。

        这两者在秦淮身上交汇,仿佛一根纯净试管反应出了迷人的颜色,沉淀出了一种兼具人文与科技的珍贵物质。

        这样的秦淮,血液中奔腾着一股朝气蓬勃的华夏传统,守礼内敛又敢于突破,专注严肃又不失开明幽默。

        才高气清,莫过于此!

        想到这里,吴秘书长打开秦淮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虽然只出了第一集,但毫无疑问是近些年来质量最高的传统技艺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