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人算不如天算_重生始于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六章人算不如天算

第(1/3)页



        一回到香江,李擎就感觉到了香江电影的萧条。

        整个暑期档,只有张国容、袁咏义、刘嘉铃主演的《金枝玉叶》票房还可以,但也没有达到三千万港元,《梁祝》一千七百万,《锦绣前程》和《西楚霸王》分别一千七百万和一千五百万,其它影片的票房几乎全都在四百万以下,让片商连本都回不来,要不是还有录像带渠道给他们兜底,他们全都得赔死。

        要知道,这可是暑期档,往年的暑期档至少得有两三部三四千万数部两千万以上电影的暑期档。

        香江电影界的人已经开始呼吁政府成立“电影发展局”,挽救港片的危局。

        与此同时,关于电影,内地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关贸协议刚刚签署、世贸谈判即将启动、中美两国每年为了“最惠国待遇”而唇枪舌战的背景下,中影公司在更高层的首肯下,与美国片商完成了经年持久的谈判,开启了“进口分账大片”模式——中国开放电影进口(受惠的其实只有美国及香港)。

        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就在新中国第一部好莱坞分账片《亡命天涯》的上映前夜,时任京都市海淀区电影公司总经理的韩茂瑞,开着自己的桑塔纳,带着影片的八个拷贝满城转悠,以躲避京都市文化局及京都市电影公司的“追捕”——中影公司的进口改革遭到了各省电影公司的联名抵制,中国电影从业者在当时分裂为两派,一方认为美国大片入境必然导致本土电影的消亡,而另一方则认为只有美国大片才能救市、挽回被电视击溃的中国电影(放映)事业。而这两个分别基于文化和经济考量的对立观点,从此以后一直附体在中国电影和电影人的身上。开放进口的大门打开就不可能再合上,从此以后,中国电影业的每一次变革变动,几乎都离不开美国大片带来的压力和动力。

        至于在观众层面,美国大片的到来也意味着一个新纪元。虽然有赖录像机、VCD、LD的普及,翻录的美国电影香港电影已经进入了不少国人的生活,但电影院里也有了哈里森·福特、阿诺·施瓦辛格,意义毕竟不同凡响,就像八十年代初高仓健、阿兰·德龙走红全国一样,这一次在官方的许可和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