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国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四章海外建国

第(1/3)页

黄胜已经安排顾铃儿带着许多有文化的妇女和伤退的战士筹办钱庄,布置了赵时敏研究造币的课题。

        因为黄胜发现用银子称重作为货币太操蛋了,用铜钱又不能满足需求,毕竟几万枚铜钱能够装一麻袋一个人都抗不动,价值不过几十两银子。

        用这些东西流通不仅不方便还会产生许多火耗,黄胜准备铸造如后世的银元,也就是俗称的袁大头。

        一枚银币当银一两,称重也是一两,一枚金币也是一两当银十辆,一枚铜银合金硬币,币值当银五钱,用镍白铜混一定比例的白银铸造一百文大钱、十文的铜板。

        用镍铜铁锡合金铸造一文的小钱,兑换比例一千文小钱兑换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银币。

        暂时不考虑印纸币,因为太祖朱元璋太操蛋,他印了若干大明宝钞而且只印不回收,导致通货膨胀,民怨沸腾。

        大明人对这个刻骨铭心的教训记忆犹新,升斗小民不可能认可全凭政府信用产生的纸币,他们只相信贵金属。

        因此黄家铸造的金、银、铜币现阶段只在自己体系范围流通,这些货币都有自身贵金属的价值,久而久之老百姓就会发现用这样的货币方便快捷还不会因为兑换遭到火耗的盘剥,以后就会乐于使用黄家的货币。

        在黄胜操作下,面对大商家的反而是纸币和汇票,以后辽东的商人可以在黄家山岛钱庄存入银子,只要给少量的汇水就可以到两千里外的浙江岱山岛提取银币或者金币。

        商家还可以拿到当银一千两、一百两的纸币直接在黄家地盘使用,可以到黄家任何一个钱庄兑换金币、银币。

        造币本来就有利润,因为袁大头的含银量只不过八成而已,黄家服务了社会还有超过一成利可赚何乐不为?

        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透支,在认可度一般的情况下,按照发行量透支三成根本没有风险,认可度到达一定程度透支一两倍也可以考虑。

        眼睁睁又快到年底,许多优秀少年都开始打听家主马上出台的招兵条例,烈士、伤退战士的顶替兵额当天就满员。

        黄家湾岛黄家宅院大管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