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_大明帝国日不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六章时不我待

第(2/3)页



        经过近一年的打小部落扩充实力,庆格尔泰现在有了不到四千骑兵,大明承认两千人的军饷。

        因此这位台吉日子过得去,蒙古人得不到一两银子自己也过了,他一年能够拿到四万多两银子的军饷当然过得滋润。

        黄家大量采购内喀尔喀蒙古部落的牛羊和皮毛,平价按照人头卖给他们粮食和盐铁,因此庆格尔泰这里的不足两万牧民有可能是生活最好的蒙古人。

        他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定居了,冬天,高台堡里住了有一万多,忠明堡西堡住了三五千。庆格尔泰有钱粮,在不断修缮高台堡,鼓励牧民在堡内修建住宅。

        黄胜对庆格尔泰的表现比较满意,他投靠大明投靠黄家获得的好处不是建奴能够给予的,只要不面临生死存亡的选择,投降建奴根本不可能。

        黄家留在忠明堡的屯民也有三千余户,超过一万五千人口,他们有一部分是黄明理、黄明道麾下辽东籍大明兵丁的家眷。

        还有一部分就是收留的无地农民,沿海、沿河已经挑选好地开垦了十几万亩屯田,今年有望收获二十万石春小麦。

        袁崇焕自认为一心为公,他真的不是汉奸,他想干成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实在想不出这位大才子为何就是瞧不上自己,处处跟他为难?

        这就是一切悲剧的起因,一个没有才能的人能够左右国家大事,能够决定将军的生死,他自认为自己是对的,用他短浅的见识看世界处理事情。

        大明有太多这样的官员,平时不知道练兵守土加强防御,贼兵围城时束手无策,最后自己上吊全节,落得个忠臣美名。

        可是这样的忠臣可取吗?由于他的渎职导致无数百姓罹难岂是他一死可以赎罪?他们也就比投降乞命的软骨头好一点点而已。

        袁崇焕认为自己是对的,开始针对东江镇布局,居然要让朝廷发给东江镇的粮饷转道去山海关点验后才可以发往皮岛。

        大明哪里有黄家体系的工作效率,从登莱发运的粮船直接起运皮岛要十天半个月,再绕道山海关走一圈劳师动众不用说,损耗多出两成都不止。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