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14章_202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3)页

什么是多与少?什么是利与害?什么是本与末?老子通过辩证分辨是非,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多少、利害、本末等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存在极端情况,因而只有知足,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可能真正得到满足,也才是真正的长久之道。}

        第四十五章大成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大辩如讷。

        躁胜寒,静胜热,请静可以为天下正。

        {完美的成品就象是残缺不全,如此它才不会存在应用的弊病;满盈之器却总象空空如也,如此它才能用之不穷。笔直的物体总象是弯曲不直,巧妙到极点就象是笨拙之极,极有赢余就象是不足,真正的善辩就象是言钝语迟。

        躁热可以胜寒,而静却能胜燥热,所以,求静无为从而形若缺而实大成者,可以作天下的君长。

        -----

        本章实际上是承接40章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进一步发挥和应用。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和现象--成是对缺的否定,而大成是对"成"的再否定,但似乎又回到了"缺"的状态,以及躁可胜寒,而静则可进一步胜躁等实例,说明了那些能够返朴归真而真有大成的人,其实就是那些能够求静无为的表面若缺者或大智若愚者,从而他们就可以作为天下的官长。老子由此而解答了君长应有的品德以及如何发现和使用人才。}

        第四十六章知足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惨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天下落实了道,就可把军马用于耕田拉肥了;而天下没落实道,则郊野中耕田拉肥之马也都要变成军马了。

        放纵欲望就是最大的罪过,贪心不足就是最深的祸根,贪得无厌则是自取其咎的源头。所以,能知足之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

        老子认为天下无道大乱是由于君主放纵欲望、贪得无厌的结果,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君主要知足,能知足就会有持久的和平。所以,知足之足,就是具有永恒性的足,否则,就没有足的时候。老子希望君王能够明白这个道理而自律,去贪平妄,树立良好品德,并由此而取得天下天平。}

        第四十七章勤思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为明了天下事的缘由而足不出户,为明了天道运行规律而不看窗外。只重视感性的东西,则走得越远,明了的道理也就越少。因而圣人没有外出却可以知晓天下大事,许多东西没有见过却了解其情况,一切顺其自然却可以取得巨大成就。

        -----

        许多人把本章作为老子是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证据,甚至认为老子提倡反科学的道路,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而这种错误观点的产生,与许多抄本把原作搞得面目全非也是分不开的。如把"不出于户,以知天下"抄成"不出户,知天下",意思就完全相反了:前者是为了思考原理而足不出户,后者则是足不出户就能知道一切。所以,要感谢帛书本的出土,它使得老子的不白之冤终于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事实上,本章的主题很明显,就是提倡多动脑筋多思考,要有注重理性思维的品德,如此才可能知"天下"、晓"天道",才可能知道事情的缘由原理何在。如果只是走马观花,则永远也不可能知晓这些道理。而圣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得以知晓和成就天下大事的:"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天道"是不可能直观看出来的,而只能用脑子去看!}

        第四十八章贵思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也,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只知学习他人经验,则需要学习的东西只能是越来越多,而重视独立的理性思维,凡事都要思索其规律从而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见微知著、触类旁通,则需要作的事情当然就会越来越少。少了又少,最后也就只剩下一切都要顺从自然规律这一条了。

        一切顺从自然规律办事,则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例如取天下,这永远都只能是一件自然而然的非强为之事,及其成为强为之事,就说明你的条件还不成熟自然从而不足以取得天下。

        -----

        本章承接四十七章,再次强调了独立的理性思维的重要性:感性的、间接的"为学"当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直接的、理性的"为道",要以"为道"--认识客观规律为宗旨,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睹一知百,以致最后也就只剩下一条规律了:一切按自然规律办事。而只要真正掌握了这一条规律,则天下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了。这是老子从另一个角度再次为我们具体阐述了如何"为无为"的思想。}

        第四十九章圣德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耳目焉,圣人皆孩之。

        {圣人恒无自己的私心,而是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己心。因而既能够善待那些能者,也能够善待那些非能者--这说明他本质善良;既相信那些有信用者,也相信那些信用不足者--这说明他本质守信。

        所以,圣人在这世界上,公正无私、融洽和睦,整个天下在其心中都是浑然一体,百姓则皆如其之五官,圣人把他们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来对待。

        -----

        本章论述了圣人的品德,而能公正无私、"为天下浑心"则是圣人的基本品质,所以,要想当一个好君主,这就是必须具备的品德。}第五十章不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

        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矢虎,入军不被甲兵:矢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焉。

        {经历了出生入死的战斗过程,能够顺利活下来的兵卒有三分之一,不幸死去的兵卒也有三分之一,而最后能够死里逃生、逃脱险境的兵卒还有三分之一。其原因何在呢?就是依靠自己坚强的求生欲望、毅力和努力,他们才得以活了下来。

        曾听说那些善于保护自己的人,在山陵地行走不回避犀牛和老虎等猛兽,在战斗之中不会被敌人刀兵所伤:犀牛无法撞到他,老虎无法抓到他,敌兵无法砍到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他总是首先立足于不死之地的缘故。

        -----

        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求生奋进的信心,这是成功的基础。同时,处事必须未雨绸缪,首先立足于不败不死之地,或者说,先确保回避了风险,然后再图谋其事,这就是百战百胜的秘诀。这一点特别适用于作战等高风险行业的运筹操作。所以,"陵行不辟矢虎,入军不被甲兵",这就是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基本原则,也是其从事者应有的品德。}

        第五十一章德育万物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也,夫莫之爵而恒自然也。

        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此谓之玄德。

        {道生成物体而德养育物体,万物有了形状,则万物本身当然也就产生了,因而万物不但尊敬道而且也重视德。只是这种对道的尊敬和对德的重视,并不是谁封赏的结果,而是纯属自然现象。

        道,生成万物,养育万物,但遂其自然成长,容其或正或邪,任其自行繁衍或绝灭。自己的产品并不自己占有,不仗恃生养之功,不干涉、不主宰其命运,一切任其自然,这就是所谓的玄德。

        -----

        老子在本章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万物内在的品德或内因是养育和决定着万物成长和发展的决定因素:"道生之而德畜之",而这也就是万物重视德的根本原因。然后,他又以道为例而再次论述了何谓玄德。

        ------------

        分节阅读7

        其实玄德的最根本性质就是一条:一切遂其自然,任由万物自由发展,而不去人为干涉,不谋求任何私利。

        玄作为一,生二,再生三,于万物之产生和存在,其功劳当然非比寻常,但却仍然一切顺其自然,弗始、弗居、弗有、弗恃、弗宰等,此种品德确实是天下最可贵的。君王若能够具有这种品德,还会怕天下不治吗?

        有许多人把玄德看成是道的品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老子之所以讲玄之德,而不论道之德,是因为在老子看来,"道之物,唯恍唯忽","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根本就不是一种确定的静态物体,何论其德?而玄却是"其上不攸,其下不忽"的静态存在物,因而也就当然存在着确定的品德。其实,玄作为"道生一"的直接产物,其"唯道是从"的品德,当然也就是道之品德的具体代表。}

        第五十二章袭常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堇(尽);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毋遗身殃,是谓袭常。

        {天下有个始点,可以作为天下的母亲。既然知道了母亲,当然也就可由此点出发来了解她儿子的情况,然后再回头从它们的母亲这个源头顺藤摸瓜来把握、对待和处理一切事情,则就等于永远立足于不败之地了。

        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则里面的东西终身都不会泄尽;而保持对外交流,还想保住里面的东西,这种做法则终身都不可能成功。能够见识到此类小事情的原理,就叫做明,而能够坚守柔弱,就叫做强。既能够利用事物的长处,又能够通过这种利用而明察其原理,从而不给自己留下隐患,就叫做袭常--在任何条件下都可立于不败之地之常。

        注:兑,兑换交流。

        -----

        本章老子给我们指出了立足于不败之地的方法:从源头把握,弄明白事情的原理,然后顺藤摸瓜,就可避免危险;再坚守柔弱,杜绝隐患,就可做到袭常--立于不败之地之常。}

        第五十三章盗夸

        使我介有知,行于大道,唯他是畏。大道甚夷,民甚好解。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而财货有余,是为盗夸,非道也哉!

        {就是把我算成有知者,走在大路上,我仍然对岔道存在畏惧。大路非常平坦,但人们却很喜欢走分解出的小岔道。

        时光已逝去太多了,而田地仍异常荒芜,仓库也异常空虚。在这种大局面下,却仍然走自己的岔道:服饰华丽,身佩利剑,营养过剩而又占有大量财物,这就是所谓的盗夸--强盗奢夸行为,完全是与道相背而驰的行为!

        注:他,岔道;除,音:住,逝去之意。

        -----

        老子在本章以民众喜好走小岔道为例,抨击统治者不管国库空虚和民众死活而只顾自己生活腐化、奢侈浪费的行为和品德,是走错了路线的盗夸行为和强盗品德,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五十四章修德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兹?以此。

        {善于建立者,其所建不会被拔除,善于抱持者,其所抱不会滑脱,子孙也因此而绵绵不绝地祭祀他们。

        善修其身,其品德才能真正优良;善修其家,其品德才会余荫子孙;善修其乡,其品德才会影响久长;善修其邦,其品德才能集众家之长;而善于修治天下,其品德才会超凡脱俗、博爱高尚。

        以自身修治来了解修身,以自家的修治来了解修家,以自乡的修治来了解修乡,以自邦的修治来了解治邦,以天下的修治来了解修治天下;我是怎么知道如何修治天下的呢?就是通过这种办法。

        -----

        本章以能手的本领为例,指出和论述了君主只有善于修治身、家、乡、邦、天下,才会修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建立长久的影响力,才会得到子孙的爱戴。同时,也只有通过这种修治实践才能真正学到治理天下的办法和策略而成为治邦高手。所以,实践出真知,这就是老子告诉我们的真知来源,因而也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五十五章内和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虿虫蛇弗螫,攫鸟猛兽弗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拥有淳厚品德者,就像一个男婴一样:毒蜂虫蛇不螫他,野兽猛禽不抓他;骨弱筋柔但小拳头却攥得很紧,未知雌雄交合而小□□却怒挺--这是其体内精气非常旺盛的结果;整天哭叫,但嗓子却不会嘶哑--这是其体内自行调和得很好的结果。

        能够调和从而能够持久,就叫做常,懂得何为常就叫做明,能调和持久则有益于养生,就叫做祥,不能调和心理而任性使气就叫做强。物体强壮了即会衰老,这就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日衰亡。

        -----

        本章把品德淳厚者比作赤子,自身就具有旺盛的精气和自行调和能力。由此而告诉了大家一个道理:只有具有淳厚良好的品德,才能够避免任性使气恃强,做到知常明理、祥和持久。否则,就会过早衰败。}

        第五十六章玄同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懂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懂;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神光内敛,纯朴如尘,不露锋芒,没有纷杂,这种封闭原始的精湛状态,就叫做玄同--与玄的状态相同。

        所以,因玄同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存在亲近,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疏远;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利,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害;因其不可得而存在高贵,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低贱。因此,玄同就是天下最可贵的状态。

        -----

        本章论述了与玄相同的所谓玄同状态,其实也就是在描述玄所处的状态,借以说明为什么玄德会成为天下最可贵的品德。

        玄作为对立统一体,如有无、彼此、利害、贵贱等,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得到的状态--没有谁能得到如是非、彼此、贵贱、生死等这样的东西。而也正因其不可得,这才得以既存在了亲、利、贵等一面,又存在了其对立的一面疏、害、贱等,以及对立两面之间的本质差别。所以,没有玄同,也就等于说没有对立统一体--玄,从而也就没有天下的一切,而如此之玄同当然要为天下贵了。}

        第五十七章谋略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