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_[红楼]权臣宠妻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第 18 章

第(1/3)页

虽说知道黛玉回来了,但于陈景书来说并无什么区别。

        总没有说他知道黛玉回来就巴巴的跑去林如海府上要见面的,那成什么事儿了。

        因此陈景书倒是每日照常读书,逢休息的日子要么骑马射箭,要么去济养院找卢克思,两人一起想想还有什么生财的路子。

        吴氏虽然提醒陈景书说黛玉回来了,却也没有让陈景书上门的意思。

        以往是贾敏邀请她的时候,她顺道把陈景书带上,如今林府没有主母,再加上黛玉还在孝期,陈景书时常往那里凑叫什么事儿?

        这对两个孩子都不好,因此吴氏倒也不急。

        左右黛玉守着孝,也不能变成别人家的。

        要说起来,吴氏对黛玉还算是挺满意的。

        黛玉相貌人品都是世间少有的,又有才情,吴氏虽看不懂那些制艺文章,但见陈景书认真拿着黛玉给他的批注做笔记的样子也知道黛玉不是胡乱写写,这么个姑娘,既有才有貌,又能帮助陈景书进步,把他往正路上引,多好呀。

        至于说黛玉身子弱,这倒不必太在意了。

        这年头富贵人家的姑娘小姐,至少半数以上先天都有些弱气,从小吃着药调理也是有的,黛玉如今才几岁?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何况这么个姑娘还能从小看着,总归知根知底,比旁的倒是更好些呢。

        往家世上说,吴氏倒是不指望陈景书娶个高门女的,这事儿有则有,没有也不强求,何况林如海家里人口简单,以后也不必担心有乱七八糟的糟心亲戚。

        越想越觉得黛玉真是个好姑娘,若非如今黛玉孝期未过,吴氏都想着要陈孝宗去找林如海先把亲事定下了。

        嗯,也得儿子自己乐意才好。

        可吴氏瞧着陈景书是没有不乐意的。

        吴氏的想法陈景书猜不透,倒是最近王撰见他制艺文章已经不成问题了,又开始给他补其他。

        虽然科举主要还是考制艺,但有时候主考官也会要求考生作一些诗赋、策论一类,陈景书的诗赋是没得救了,策论以往学了一些,瞧着还行的样子,王撰便趁着这会儿严抓陈景书的策论。

        策论一般是以时事、政事上的问题作为题目,要考生从向朝廷献策的角度来写自己的见解,写这种东西可不仅仅是书读得好就行了,眼光见识一样都不能少。

        陈景书年纪小,经历的风雨自然没有那些年长的人多,且他学制艺已经占据了大量的精力,不比那些学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家硬靠着年岁的积累也要比陈景书多几分见识。

        王撰最后总结道:“你年纪小,写制艺倒也罢了,写策论难免显出弱气来,这时候也不要紧张,童试的策论是不指望考生能针对问题写出什么太好的见解来的,因此只要大体道理不错也就够了。”

        陈景书道:“但不功不过也就没什么成绩呀。”

        王撰道:“我在翰林院多年,每天做的就是写诏书政令,这里头有些技巧和章程,你得学,到时候只要主考官看的舒服流畅,见你格局漂亮,内容只要中规中矩,就足够有个好成绩了。”

        做官的写策论和没做过官的写策论,写出来一定是两种不同的感觉,而负责童试的考官哪个不是有官职在身的呢?

        除了策论,各种考场上的门道王撰也开始详细给陈景书说起来,又说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免得因一些小事而影响考试。

        不听不知道,听了才明白仅仅是这些小事情里也藏着门道,若是不小心犯了忌讳,被取消考试资格也是有可能的。

        结果没几天卢克思那里说济养院的人口又增加了一些,虽然书籍纸笔都是陈景书让自家作坊做的,只需要给个成本价就好,但读书的人多了消耗也多呀。

        虽然给一般小孩子读书自然是用不上梅花纸之类,普通的纸张就够用,但这年头纸张笔墨本就不是廉价的东西,卢克思觉得陈景书那想要教所有人读书认字的想法不太靠谱。

        陈景书想了想觉得也是,在和卢克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