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2章人自为斗_诡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82章人自为斗

第(1/3)页

  孔子有没有什么问题?
  或者说,孔子一生有没有做错什么事情?
  其实这一点不需要太多的考虑,谁会没有过错,没有后悔的事呢?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汉很多的,甚至是大部分的儒生都将孔孟捧起来了,成为了打压或是批判旁人的武器,
  其实私德和学问,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学问好的,私德不一定好,就像是某些无国无父无底线的叫兽,私德好的,学问也未必高,就像是某些自己捡垃圾为生也要供养许多孤儿求学的老者。
  可偏偏就是有些儒生,会将学问和私德捆绑在了一处,导致很多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有德无能者好心办坏事,有能无德者存心办坏事,而那些有德有能的人在这个昏暗的环境当中还没有走出来,就被一棍子敲死,然后拖到了黑影里面。
  孔子是伟人,但是孔子后人都是伟人?
  这显然也同样不能成立。
  可问题是这些孔子的后人不是这么想的。比如孔融,动则宣称其为孔子的多少世孙,而且还不能是自己说出来,最好有個帮闲什么的,可以在一旁轻描淡写的补充一句自己在谦逊表示不及圣人云云便是绝妙。要是自己不能享受到伟人之后的待遇,那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说孔融品行不好,而是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孔融的品德还是不错的,但是他的能力就不强了,因此孔氏上下的规范么,其实全靠『自觉』。
  孔融不会明着索贿,但是旁人要给他钱财来换取授课,润笔,画作等等,孔融也就欣然受了。读书人,润笔的事情,能算是事情么?没写个平安经公然贩卖,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孔融如此,孔氏上下更是如此。
  孔融多少还顾着一些脸,孔氏族人就基本不要脸了。因为孔融凭着一张脸就可以混吃混喝,而他们不行,所以要脸干什么呢?
  天子刘协对于王粲还是念念不忘的,因为王粲就像是王允一样,以自杀殉国了,盖棺定论,这没有任何的问题,可是当初和王粲一同举事,或是被迫举事的孔融,却是半途跑了……
  再加上这一次孔谦拦路告状,结果算是多少坑了天子刘协一把,因此刘协对于孔氏的态度么,也从一开始的比较信赖,转向成为了比较怀疑。
  郗虑先以孔氏开刀,当然有他的考量。
  孔氏只剩下了名头了,这就像是小儿怀抱着黄金,行走在闹市之中一样,必然会引来各种贪婪的目光,而郗虑不过是将目光变成了实际的行动而已。
  弹劾曹氏,夏侯氏,郗虑不敢,也不可能会取得什么样子的成果,但是弹劾孔氏么……
  这就是御史台的第一战!
  必须要打响!
  只有先取得了名望,才会有人觉得御史台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也才有可能招揽人才,然后……
  并且弹劾孔氏,声音大,足够引人瞩目,却不会引来任何的风险。
  孔氏当下,有人掌管兵权么?没有。有人控制了财政么?同样也没,所以再怎样搞,又能有什么问题?想要搞到什么程度,不就都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郗虑向孔氏发动进攻的第一步,便是趁着孔氏没有防备,措手不及的情况下,先将孔氏上下这些年来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全数都嫁接到孔融头上!
  孔融喜欢包庇人,因为这样能体现出『仁爱』。
  孔融很小的时候就干过这样的事了。张俭是名士,为了正义发声而被宦官十常侍缉拿,当时郡县之内,有正义感的不仅仅是孔融,很多张俭所经过住宿的人家,因此事被牵连而处死了,多达数以十计,这些人没有留下任何的名字,死了也就死了,孔融同样被告发了,但是他不仅没有死,还获得了好名声。
  包庇人,获得了好处,孔融喜欢,连带着他的族人也喜欢。
  问题是,并非所有人都是如同张俭一般啊……
  因此,包括孔融在内的孔氏上下,真要是找问题,那片屁股下面没有屎?
  天子刘协眉头皱起,沉声而问,『此事关系重大,不可闻风而论,爱卿可有确凿证据?』
  郗虑自然是不慌不忙的把写明了孔氏罪证奏章,递送了上去。
  天子刘协接过奏章展开一看,看到条条件件,时间地点,人证物证,皆是俱在,似乎就是证据确凿,不容辩驳。
  所以看完了奏章,天子刘协也很是愤怒,他将奏章丢在了桌案上,他原本想要发怒,大声的呵斥,甚至是咒骂,因为在那些罪行之中,不仅是有侵占土地的,还有草菅人命的种种行为,简直就是和所谓『仁德』二字毫不沾边,和『忠孝』的意义完全是背道而驰,可是刘协在即将破口大骂的时候,重新忍住了,目光扫视一下郗虑,然后目光转向了曹操,说道:『此等之事,不知丞相有何高见?』
  曹操似乎看了一眼郗虑,又像是根本就没有看,仅仅是拱手而言:『陛下做主就是,臣暂无意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