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祭祀天地_大相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七章祭祀天地

第(1/3)页

二进为行礼亭,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正上悬挂“民族始祖、光照人间”匾额,亭前嵌双龙戏珠龙陛,取名双龙起舞,盛世逢年、天下太平之意。

        亭中设置香炉、烛台,供人们进香祭拜行礼之用。行礼亭左右为卷棚硬山式碑房,收集了历代告祭文残碑8块。

        三进为陵殿,重檐歇山顶,由三十根直径60厘米的花岗岩大柱按四排前廊式柱排列支撑,上下檐为单翘昂头五彩斗拱,正脊檐角饰鳌鱼兽吻。

        殿内天花饰以金龙和玺、龙草和玺、龙凤和玺及旋子式、苏式等彩绘,共绘彩龙9999条。大殿门额高悬陈云同志题词匾额“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殿中设花岗基石神台,上立檀木神龛,龛内端坐炎帝金身祀像,上“齐天鼻祖”。

        炎帝两手分执各穗、灵芝,身前是药篓,左右为木雕蟠龙边柱。殿前龙陛为汉白玉卧龙浮雕,卧在炎帝陵前,似走非走,取藏龙卧虎、皇权至上至尊之威。

        四进为墓碑亭,采用四角攒尖式屋顶,檐角高翘,亭内正中树一块汉白玉墓碑,上镌刻“炎帝神农氏之墓”。亭后为炎帝墓冢,墓面石碑为清道光七年酃县知县沈道宽所。冢丘碧草茵茵,四周花木郁郁。

        神农大殿坐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为炎帝陵一期工程公祭区,清式仿古建筑。神农大殿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大殿外廊挺立着10根高浮雕蟠龙石柱,蟠龙栩栩如生。

        神农大殿中央座立炎帝石雕祀像,一手拿谷穗,一手握耒耜。雕像两旁立有一对联石柱:“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

        大殿左、右、后三面墙是大型广东红砂岩石雕壁画,壁画内容为歌颂炎帝十大功德。

        神农大殿以南依自有祭祀广场、朝觐大道、龙珠桥、朝觐广场、咏丰台、龙珠大道、圣德广场等建筑。祭祀广场南端的两侧和大殿平台的边上,是双面雕刻百草图案的花岗岩栏板,主要是纪念炎帝遍尝百草、发明医药。

        二级平台正中,立有一只高浮雕九龙戏珠的石制圆形香炉,为公祭敬香或焚帛用;两边立一对整石雕琢的福建青石香炉,堪称全国第一,华夏之最。

        平台踏步间,是一块高浮雕九龙戏珠御路石,重约17吨。龙珠桥由三座拱桥组成,中间是主桥,两边是边桥,桥栏板雕刻的是古代乐器图案,分别如琴、筝、竽、笙、笛、箫、云板、编钟、月琴和琵琶。

        朝觐广场为正八边形广场,中轴距离48米,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嵌入了“八卦”图案,纪念炎帝发明“重八卦为六十四卦”。

        神农大殿是一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集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科研考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圣殿。

        炎帝去世后,人们把他安葬在钟灵毓秀的“长沙茶乡之尾”,即今湖南省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

        《路史》载,炎帝在临终之前嘱咐他的随从:“当葬南方,视旗矗立,遇峤即止”。人们按照他的嘱咐,沿洣水南上,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