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烽烟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烽烟

第(1/3)页

  熊耳山,西起卢氏县,向东北绵延至宜阳折而向东,其南接伏牛山,北邻崤山。而熊耳山、伏牛山、崤山三座秦岭余脉便是构成了洛阳西部的险阻。

  至于河流的话,洛水在熊耳山之北,伊水在熊耳山之南,结合伏牛山、崤山的地形可称为三山夹两河。

  山脉、水系越多,那么意味着道路亦多,从南阳进攻洛阳,除了邓艾选择的走伏牛山北上,至卢氏县,顺洛水东出洛阳外。

  还要一条路从析县北上,翻越伏牛山,抵达伊水,顺水东出,过陆浑,逼近伊阙关。若能攻克伊阙关,洛阳便可安定。如李世民一战擒双王,亲率重兵北据邙山,派将军史万宝率兵自宜阳南据龙门,遂攻取洛阳。

  两条路线各有利弊,卢氏—洛水线距离较长,北部卢氏接壤崤函道上的魏军弘农诸县,容易被北面的魏军断后。但其利在于有邓艾作为前驱,无论是进军速度还是对魏作战都更为方便些。

  析县—伊水线距离较短,但却有险关伊阙。在被邓艾刺激之后的洛阳城,必定对伊阙关严密把守。

  伊阙关,位于洛阳南龙门山和香山的阙口,两山夹峙,伊河穿流其中。若是有大军把守,想要攻破非常困难。

  因此在刘禅大军出征之前,对大军的进军路线众人起了争议,或有人言走伊水,攻伊阙,破关,入洛阳。亦有人言顺邓艾的进军路线,破夏侯霸,顺洛水北岸东出,兵抵河南县,即入洛阳。

  争论许久之后,在见识过潼关、武关两座险关后,刘禅不敢把赌注压在伊阙关身上。决定走卢氏—洛水线,与邓艾汇合,先破夏侯霸,再入洛阳。

  不押宝伊阙关,实乃是破关的概率低。毕竟冷兵器时代,险关可挡数万兵之语并非虚言。即便是诸葛亮也有陈仓之败,后期名将陆抗也有永安之失。无论是高欢快乐城的玉璧,还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钓鱼城等等。诸如此类的防守之事在华夏大地上层出不穷。

  至于走卢氏—洛水线的话,还要一个好处。洛河脱离山区,水面渐宽,水流平缓。大军可收集船只,或造竹筏,可以快速进军。若从行军时间上来说,与路途近的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