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凉陇民政》后续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凉陇民政》后续

第(2/3)页

而刘禅则是与郭攸之、董允几人在外溜达,活动僵硬的四肢。

  刘禅负手背腰,缓缓踱步,说道:“凉陇久经战乱,今虽初安,但远不及凉汉富庶。今休昭赴凉陇协助季常(马良)、季阳(吕乂)推广《凉陇民政》可谓是责任重大。”

  数年前,刘禅任命董允、诸葛乔二人赴凉陇撰写《凉陇民政》,却不成想此工作量远超众人想象。凉陇位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界处,远非益州这种单纯的农耕区可比,加上大汉平定凉陇不久,基层还没渗透下去,这导致《凉陇民政》成书困难。

  至今《凉陇民政》也才初有草稿,农业部分已经完成了,还需优化,畜牧部分还在难产中。

  农业部分其中就包括水利部分以及耕种技术、各地适宜的农作物。这部分已经在二年前推广下,这次董允赴凉陇就是为推广中出现的问题纠错。战要打,新政推广不能断。

  从随刘禅武担山耕种,到参与撰写《益州民政》,再领人单独撰写《凉陇民政》,董允现在可谓是大汉的农业专家,对大汉各地农事信手拈来。

  在刘禅与诸葛亮的带领下,大汉的高层官吏相对务实,少有高谈阔论者。即便是士族大家最多的曹魏在曹叡的治下,也严厉打击清谈阔论、结党营私者。

  在公元232年,也就是去年。司徒董昭上疏言,国内利弊,希曹叡惩戒国内虚伪不实者,欲结党营私者。故曹叡的纳司徒董昭之言,发出严厉的诏令,斥责、罢免了诸葛诞、邓飏等人。

  “不敢,二州刺史皆乃治国之才,允往凉陇不过为二君助力而已。”董允谦虚说道。

  “休昭过谦,休昭所献《凉陇民政》,其中所言甚好。因地制宜,阴平、武都二郡,宜种水稻,其余诸郡可辟水利,广开水田;贫瘠之地,种以冬麦,或种粟、豆。于诸郡县广推水磨(硙)。”

  董允在接触冬麦种植后,随即发现了石磨这一个重要的搭档。查询古籍《桓子新论》及访当地老农后,并让工匠制作水碾磨(硙),借助水力可磨麦。

  董允发现其便利后,将此法写入书中,作为《凉陇民政》农事部分的重中之重,建议各地推广。同时让官府新建水碾磨,百姓碾磨小麦时,收取一定的费用,充实府库。

  要知道中国春秋时百姓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