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结局

第(2/3)页

刘琥问道:“父皇以为大汉可传万世否?”

        刘禅笑了笑,睁开了眼睛,说道:“朕非始皇帝,不可奢求万世。若传承三百载,朕便足矣。”

        “前汉二百一十年,后汉一百九十五年,我大汉如何能及三百年?”刘琥又问道。

        刘禅用那看透世事的目光看向刘琥,淡淡说道:“两汉兴亡在于人口滋生,豪强占田,流民遍地。黎民不得已起兵造反,最终国祚衰微,群雄割据。其中又可以两汉为鉴,二者皆亡于财政枯竭。财政枯竭,则乱国家根基。”

        “故而当如商鞅所言,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

        来自后世又执掌过大一统帝国的刘禅,对那些王朝的灭亡有了深入的感悟。历史上那些王朝的灭亡,看似由各种原因叠加造成,如东汉的外戚宦官,唐朝的藩镇割据,明朝的士大夫。

        这些王朝的寿命早就由他的财政收入决定,英明的君主可以保证财政税收,延长帝国的国祚。

        如东汉盐铁私营,仅有土地收入,其根本无力支撑庞大的帝国支出,后世之君或是贤能大臣,又没有开辟新的财政收入,其灭亡也就不远。

        当然若是遇见杨广这种不是正常人的君主,再强大的帝国也是没办法,其国祚将会大幅度缩短,毕竟王朝归根到底还是人治。

        唐朝能有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在于江南大开发及早期推行的均田制,加上杨炎首创的两税制,各方面众多的财政收入支撑了唐朝近三百年的寿命。

        明朝也是如此,在张居正改革税制之后,挽救了大明朝。清朝之时,康熙晚年国库空虚,若非雍正改革,也是走不远。

        刘禅用食指敲着扶手,交代说道:“朕苦心孤诣所制定下的大略,太子今后当得以延续。若是深耕朕之方略,大汉国祚三百载并非没有可能。”

        实话实说,刘禅已经给后世之君打了样板,有了盐铁税收,开发江南,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这三样只要稳固住,大汉的财政税收就不会出现问题。

        “诺!”

        刘琥拱手行了个大礼,说道:“儿臣谨记父皇教导,国富贫治,以积财富。然国不可忘战,四方蛮夷,当如何御之。”

        沉吟少许,刘禅指点说道:“西北之重在于河湟,河湟大治,则西北、陇右可安。河湟不宁,则凉州断绝,陇右生乱;西南之平在于滇池,滇池汉化,则可御边;东南之安在于交趾,交趾恭顺,岭南可平;东北之要,在于幽、韩,幽韩巩固,辽东可定。至于塞外平息,则在朔州……”

        刘禅叨叨絮絮地讲了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