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正旦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正旦

第(2/3)页

疑惑,问道:“按常理而言,米价便宜,百姓皆有所食,又怎会反伤百姓?”吕乂解释说道:“启禀昭仪,十亩下田的收成,算作一亩上田的所出。我大汉以谷为估算,不以田亩为算。毕竟百姓所有田亩有好有坏,不可同日而比,唯有谷的收成在变化。”

        “若去岁一斗米值百钱,今年值五十钱,一斗米少了一半。百姓见种米不值钱,反而改种桑树,后年谷价又涨,穷苦百姓便又吃不起米,当不利我大汉治理天下。陛下不如在天下各州郡之中设平准仓,谷贱收谷,谷贵放谷。益州米贱,雍州米贵,便可转益州米至雍州,以保米价固定。”刘禅捋了捋下颌的胡须,笑道:“吕卿不仅有修律之才,亦有治政之才,难得可贵。”

        “少府何在?”山涛拱手出列,应道:“臣在!”

        “即日起,于天下州郡设平准仓,郡治设郡平准仓,以保郡内粮价;州治设州平准仓,以保州下各郡粮价。又在长安、成都、建业、蓟城、临淄设五大总仓,以稳天下粮价。”

        “诺!”顿了顿,刘禅吩咐说道:“御史台为监督方,吕卿命人协同督查,严防腐败之事。”

        “诺!”刘禅不是不知道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只是天下刚刚平定,太多事需要他忙了,以至于忘记了平准仓调控粮价。

        若等刘禅想起,估计是真正发生谷贱伤农之事了。

        “孟公,怎么了?”刘禅吩咐间,关兴见孟光忽然哭了起来,连忙问道。

        “孟卿莫非有身体不适?”刘禅关切问道。孟光,乃是大汉仅存不多的老人,经历了整整一甲子的汉末乱事。

        在汉灵帝后期,他出任讲部吏,经历了黄巾起义。在董卓乱政期间,他南逃到益州生活。

        由于其言语直言不讳,惹人不喜,官职升迁缓慢。不过又由于其能活,孟光也渐渐进入到大汉的核心圈子里。

        天下一统,刘禅看重了孟光的经验,特意安排他担任尚书仆射,以纠正尚书台治政过程中出现的失误。

        孟光用袖子擦着泪水,哽咽说道:“启禀陛下,臣非身体不适,而是念起灵帝在位时,后汉之乱政也!昔后汉经黄巾之乱,中原百姓流离失所,其仍昏聩,以致后汉亡国。今见我大汉开国之兴,陛下勤政,臣感怀不已。臣不幸得见乱世,但有幸可见太平。”

        “恕臣无礼!”见状,刘禅也是生起惆怅之情,问道:“诸卿以为打天下容易,还是治天下易?”廖立捋着胡须,说道:“昔群雄逐鹿,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