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转业_三国:汉中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转业

第(1/3)页

在刘禅亲自主持的会议上,众人也开始畅所欲言,详谈对军队的建设性问题。包括过往军队出现的弊端,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特别是在士卒来源上,众人讨论最久,意见冲突也是最大的地方。

        没办法,三国时期战乱频发,人口大幅度减少,不仅是曹魏。东吴,包括大汉也实行了世兵制。如随老刘入蜀的军队,由于失去了荆州,他们成为世兵;诸葛亮南征,其所征募的无当飞军,他们也是如此;至于三卫,他们也是世兵制的变种。

        然而组成大汉的军队不仅有世兵制,还有地方郡兵,也有胡人部落的部族兵,甚至刑徒兵,也不是没有。

        总而言之,在大势之争的时期,各国为了兵力,几乎都在自己的极限扩张自己的士卒。而当下天下平定,需要建立起一套适合普世的军事制度,但不管如何世兵制的废除母庸置疑。

        众人讨论许久,认为地方上仍保留郡县兵制,地方郡县保留都试之权,既每年进行操练之权,但无中央军令,不得调动。根据地方人口数目不同,划分不同档次,如上、下县、上、下郡,以来保证军队体制性问题。

        世兵家庭可转化为民籍,不需要世代服兵役。也可以免除赋税为代价,世出一丁,为大汉征战。

        闲时务农,战时出征,以限民田制为基础。凡出兵之人,家里必须有田。出征之时,如果家里劳动力不足,地方上需要安排乡里百姓帮助他们耕种。

        这是大汉最普遍的郡兵制,但涉及中央军,则又是不同。大汉中军将拆分为南北二军,各分为四营,共计八营。即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营,各营兵万人,合计八万中军。

        这八营中军,其兵源大部分来自郡兵。八营校尉其职责除了控卫长安外,他们会根据中央划分给他们的州郡,每年挑选精锐之士前往中央驻守,或前往边郡戍边,进行轮转,总体上保证了大汉可调20—30万大军。

        前往边疆、中央的郡兵,其等级会比郡兵高,大汉每月会提供适当的薪水。当然边疆郡兵也会前往关中驻守。

        也就是说八营校尉,他们实际上是负责地方上管理郡兵的任务,以及地方前往中央、边疆驻守的安排,他们没有统兵、调兵之权。

        而他们也需要听从枢密台的调遣,入职于内,听从安排。即便郡兵抵达关中驻守,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