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免赋税百姓安居 募寨兵为民除害_大唐战将王玄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回:免赋税百姓安居 募寨兵为民除害

第(2/3)页

他们来到黄水已经两年多了,随着苗瑶两寨以及百姓赋税问题的解决,王玄策也欣慰了不少。接着不仅办乡学,行教化,更推广新式农具以及技术,让整个黄水县的面貌焕然一新。

        摆在他们面前的三个问题,唯独留下的就是这这靳家岭的匪患。在他的意识中原本以为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万万没想到竟然一耽搁就是这么久。其实不是他不想剿,而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头没兵。

        虽说这两年多来没有剿匪,可是这王玄策在剿匪问题上丝毫没有闲下来,经常性的让陈茂材、周曾以及众衙役轮流打探土匪的具体动向以及所做之恶事,再有蒋县丞整理成卷宗,以备后用!

        忽一日,一衙役急匆匆来报:“小沙河镇粮仓被土匪给抢了,一万多斤粮食损失殆尽”。

        正在正堂理事的众人,闻之大惊!当弄明白细节之后,气不打一处来的王玄策随即质问周陈二人:“你俩怎么打探的,人家给咱们抢劫了,咱们不仅丝毫不知,还让他们这样大摇大摆,堂而皇之的溜达了一圈,不紧不慢的给粮食运走了!这传扬出去,咱们面子往哪搁?”

        这一顿劈头盖脸的责备,弄的二人也是面面相觑:派出去的人也一直在监视这,怎能就生出了这个幺蛾子呢!

        原来这的土匪头子,早年在隋末乱世之中,依附过不同山头,南征北闯,也熏陶到一些兵法。自从陈周二人严密监控他们的动向之后,每次他们的出动总有衙役提前戒备,故而总是无功而返。可是随着山上粮食的减少,也得为了这帮兄弟们的吃食着想不是。趁着县衙的严密监视,于是乎土匪头子将计就计,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来了这么一个声东击西,猛虎掏心之策。就把这小沙河镇官府的粮仓给劫了。

        好在今年粮食丰收,这小沙河镇粮仓虽说历来是黄水县重要的官粮存放地,但是,朝廷免征黄水两年赋税,故而损失不重!虽说损失不重,但是却寓意深远,因为这是靳家岭之土匪第一次胆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抢劫官粮。何况因为县里衙役短缺,要是如此,泗贯镇,当口镇等几个粮仓更是危矣!

        面对空无一物的小沙河镇粮仓,王玄策狠得咬牙切齿。于是他再次决定,再给融州刺史黄昱吉,上呈一道公文:请兵一千,剿灭这帮土匪,以除后患。

        这融州刺史黄昱吉,原本就是李道宗手下的一个小卒,凭借军功一步步升上了这融州刺史。因在王玄策流放黄水令之时,李道宗已给黄昱吉打过招呼,目的就是为了历练这王玄策,所以要做到:不闻,不问,不帮。只要不干什么出格的事情,就随他去吧!果不其然,王玄策这次借兵之计划就这样又被黄昱吉给驳回了。

        这两年多来,王玄策在这里所做的一切,已都被黄昱吉私下禀明李道宗,和解这苗瑶两寨百年恩怨,恢复生产,奖励农耕,新办乡学,这事做得很是漂亮。当李道宗得知这一件件政绩之时,很是欣慰这小子的这么一股干劲。而这时的雪雁,虽很是想念他,但是因为家人看的甚紧,也只能在深闺之中读书习字,百无聊赖的打发这每天的日子!

        三尺龙泉万卷书,上天生我亦何如?不能治国安天下,妄称男儿大丈夫!不几日,王玄策就收到了这融州刺史黄昱吉,这样的一封回书:“因天下初定,朝廷严控调兵,故而无兵可调;然,黄水之一切均属尔之调遣,如能除此匪患,保黄水一方之安宁,汝乃大功一件也!

        看到这样一封杂七杂八的回书,王玄策又气又恨,一次次请兵,均是没兵,这仗如何打!正与众人郁闷之时,这蒋咏德蒋县丞眼珠子一转,随即说到:“明府,既然我们借不来兵,何不征兵呢?前些日子清点府库,还有一千多副刀枪铠甲,都在泗贯仓放着呢”

        “此话当真?”王玄策激动的问到。在得到确切回复之后,众人顿时欣喜。

        他们三人虽亦经历过刀枪剑雨,不过经陈茂材一提醒,也只高兴了一半,随即陷入了犹豫之中。因按照唐初律令,征兵须得到朝廷的首肯,否则无权征调一切兵丁。如若未得到朝廷敕令,单这私募兵丁之罪就是重罪,要是再来个拥兵自重更是说不清道不明了!

        他们经历过凉州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