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和平发展、放血西岐_水浒有天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零四章 和平发展、放血西岐

第(2/3)页

商来,同时吸引平民人口到大商来!而且是大规模的,可比后世英美的移民计划强太多太多了!

        美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国家,是一个得益于人才智力贡献的粮食生产和科学技术大国。也正因为如此,美国高度重视人才和人才能力的发挥,这一点,从美国的国家发展历史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出。

        他们从早期重视人文教育,到有意识引进劳动力、农业人才、科学人才、技能人才,到建立大平台,引进和开发高科技人才和STEM人才,采取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办法,反映的是人才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入融合、人才和使用条件相结合、平台建设和人才成长相结合的措施。

        从西部开拓到“二战”后抢运爱因斯坦等1236名科学家,美国的发展使得其对人才的胃口越来越大,而人才的集聚,对美国的发展也提供了想象不到的前景。

        同时,美国的移民政策,在配合美国全球囊括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美国3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70多名为移民。

        美国对于留学生也不惜重金资助,许多留学生学业完成后,继续留在美国工作。良好的资源环境、对人的基本权益的重视、对人才培养的资助力度、国家政策对人才的关注、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度与政策的配套实施是美国吸收全球人才的几大法宝。

        美国人比较高明的一点就是,他们认为:人才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才”是人。

        作为比较有特别价值的“人”,这个特别价值需要有“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来实现,而不受到环境、时空、体制机制的制约。

        在高度复杂的社会体系中,如何保障人才充分发挥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中国历史上就有高度重视人才的故事,管仲与鲍叔牙、刘备三顾茅庐等。

        概括起来,美国的人才战略,可以分几个阶段来审视:早期移民阶段、西部开发阶段、“二战”阶段、“二战”后阶段、1957年苏俄卫星上天后的竞争阶段、90年代的国家竞争力发展阶段和金融危机后的全球创新竞争阶段。

        (一)早期移民阶段

        美国早期移民阶段的人才战略是:“所有的人都是才。”  1608年《五月花号公约》的制定,认证了美国对于所有人都是“才”的态度,其强调,对领袖、工匠、契约奴一视同仁。

        后来的哈佛大学的建立(1636年),是美国早期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里程碑。从15世纪开始陆续逃往美洲的新教徒移民中,有100多名清教徒,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受过古典式的高等教育。

        他们在新大陆建立学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神职人员担任着学院的领导者,直到1708年第一个非清教徒的校长上任,哈佛才从清教思想的管制中独立出来。

        1727年,为顺应北美产业革命的势头兴起,以及新兴的工商业对应用科学的需求,哈佛学院设立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教授职位,还置备了一批科学仪器和设备,教授们用实验的方法,向学生讲授天文、物理和化学知识;在数学领域内,设立了测量术和航海术等技术学科。

        1775-1783年,北美13个英国殖民地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哈佛学院顺应潮流,站在同情和支持独立战争的正义事业一边。

        在马萨诸塞,几乎所有著名的革命者都是哈佛的毕业生,包括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

        1775年7月3日,乔治·华盛顿在哈佛学院所在地“剑桥”就任北美独立战争军队的统帅,他的司令部也一度设在此。

        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后,哈佛学院为独立战争的主要领导人乔治·华盛顿、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国第三任总统)、约翰·杰伊(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任首席大法官)、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首届美国联邦政府财政部长)等人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780年马萨诸塞州颁布新宪法,哈佛学院扩建、更名为哈佛大学;同年设立医学教授职位。后来,哈佛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淡化宗教、发展医学、法学、科学、理科教育,开放招生,给非贵族出身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强调大学的责任,也不断地积累基金,成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和现代美国的研究型大学。

        可以说,美国的建国发展史,与哈佛以及后来建立的其他常春藤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追随科学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科研改革是分不开的。

        哈佛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独立于牛津、剑桥之外的一种标杆,引领了美国的人才发展。

        (二)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

        西部大开发也称西进运动,是美国人才战略的第二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战略,是以公共政策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有具体的需求导向,政策上追求综合与全面。这一时期的人才,是农业种植能手,农业技术员和各种修路、筑桥、搞建设的工程师。

        西部大开发政策以配套的方式出现,以法律、产权、补贴和保护收益的方法吸引人、资金、创造制度和容留环境,利用制度变迁提供良好的激励,鼓励来的人发挥才能,建功立业。

        还办相关大学,提供技术支持。引发了18到19世纪中叶三次较大的移民潮,让他们涌向中西部,开发农场,进行农作物生产。

        西进运动时期的另一个里程碑式的法案就是美国的《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  of  1862),又称《赠地法案》。法案规定各州凡有国会议员一名,拨联邦土地3万英亩,用这些土地的收益维持、资助至少一所学院,而这些学院主要开设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专业,培养工农业急需人才。

        1890年又颁布第二次《赠地法案》,继续向各州赠地学院提供资助。根据法案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