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大唐西州_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47章 大唐西州

第(1/3)页

西域,高昌城。

    由于吐鲁番是天山陷落最深的盆地,热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巨大的热火炉,热的人受不了。

    尤其是对从中原内地来的唐军们来说,这简直是煎熬。

    有士兵把烙好的面饼贴在屋外石壁上,少顷烙熟。

    而把鸡蛋用湿纸包裹,埋进沙窝里,半个多小时也烤熟了。

    如此炎热,当地百姓也有避暑办法,晚上都睡在屋顶,那边干旱少雨屋顶也大多是平的,晚上睡屋顶就凉快的多,在屋里是热的没法睡的。

    白天则尽量早上和傍晚去做事,中午最热的时候,大家要么进入地窖休息,这里家家都有地窖,里面还是比较阴凉的。

    要么就在渠边树荫下休息,

    如果离坎儿井近,那就享福了,坎儿井是西域一种特殊的灌溉系统,大体上由竖井、地下渠、地面渠和蓄水池组成,

    大部份是穿行在地下,隔一段会开一个竖井,里面流淌的大部分是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十分冰凉,坎儿井里就跟空调房一样凉快。

    坎儿井旁也能凉快许多。

    武怀玉也是有些热的受不了,白天就搬到了坎儿井下,

    这里就跟大山溶洞一样清凉,清凉的渠水缓缓流淌,水里浸着西瓜、葡萄等瓜果,

    “这高昌啊不应当叫西州,而是应当取名火州,就没见过这么热的地方,人都能烤熟。”

    武怀玉老丈人樊兴一头汗水的下来,递给武怀玉一兜东西,

    “埋沙子里烤熟的鸡蛋,还有石壁上烙的饼,娘的,真是长见识了,两刻钟不到,就都烤熟了。”

    武怀玉笑,“水里冰着西瓜、葡萄,你自己捞。”

    樊兴老家安陆,那地方在夏季也算热的,后世武汉还有火炉之称,但他这南方人都扛不住高昌的热。

    “你在看什么呢?”樊兴捞起一个西瓜,啪的一掌拍下,西瓜就已经裂成两半,递给怀玉一半,他自己那半再一掰,一手一大块,左右开弓,冰凉的西瓜沁人心脾,樊兴舒服的直叫。

    怀玉把手里的书给樊兴看了眼,

    《高昌内藏奏得称价钱账》,这是高昌麹氏王朝统治下,对贵重金属、生丝、药材、香料等商品的交易税收记录,参与交易的商人主要是粟特昭武九姓胡商,少数是突厥人。

    高昌是丝路重要节点,粟特胡商大老远把货物带到高昌,许多人并不会再继续东进,他们在高昌将货物买卖,再购入一些其它商品运回西方,

    高昌就成为粟特胡商们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高昌国自然不会错过这资源,来我地盘做生意,当然得抽税。

    高昌人收税很有意思,他们是称重估计,向交易双方都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称为称价钱,每半个月统治一下收取金额,税钱采用银钱结算。

    这种仿波斯萨珊银钱,每枚重量跟唐开元差不多,但一枚能换三十二枚唐铜钱。

    “看这個做什么?”樊兴大口吃着西瓜,瞧了两眼,就不感兴趣了。

    “这是从高昌王宫拿来的钱帐,里面的记录很有价值的,”武怀玉笑着说道,“你看这个,每交易生丝十斤,交易双方需缴纳银钱一文。交易白银一斤,缴纳一文,交易黄金四两,缴纳一文。”

    “从这些就可知,高昌的生丝、白银、黄金的价值比例。”

    大体就是十斤生丝一斤白银,四两黄金。

    黄金一两、白银四两。

    而中原内地,黄金一两,大约是兑白银五两。

    不过高昌帐上的斤,用的是魏晋时的斤,相当于隋唐的小斤,也就唐斤三分之一不到,约二百二十克,用一高昌斤纯银打造仿波斯银钱,每钱约重四克,能打造五十五文。

    一斤银的交易税为一文,税率大概就是百分之一点八。

    “高昌的这个称价钱税法,其实类似东晋时的输估、散估。”

    晋自过江,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有文券,率钱一万,输估四百入官,卖者三百,买者一百。无文券者,随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为散估。

    东晋抽税比例是百分之四,高昌的税率大约是百分之二。

    高昌国征税,以银钱结算,最小单位是半文,因此商品总值超过二十五文,征称重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