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崇祯的心思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二零章 崇祯的心思

第(2/3)页

量搞上去,那就是了不得事情了,起点城的粮食亩产量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吴直写回来的小纸条,崇祯都会认真阅读。王越下江南之后的所有动向,崇祯基本是满意的,甚至是惊喜,因为天策军的打击,献匪的五十万大军已经烟消云散了,这就是了不得的成绩。至于斩杀临阵脱逃的总兵刘良佐,崇祯却觉得该杀。

        几十万饥民的迁移是一件大事,王越要将几十万饥民送到东南那座岛上开荒种地,崇祯当然没有意见。如果能把中原那些闹事的流民都迁移走,那就更好了。

        “诸位爱卿,对于应天巡抚王思华在江北大败流寇之功,该如何封赏?可有好的建议?”

        在场的都是内阁成员,王越还在朝廷体制内,有功必赏,才能体现朝廷的权威,更能确认从属关系。

        可是王越所立的功勋太多,而且都很大,这封赏就是个头疼的事情,所以崇祯将这个难题抛给阁臣。

        兵部尚书谢宝清眼观鼻鼻观口,打定主意不发表意见,他现在在崇祯眼里就是王越的代言人。

        内阁首辅温体仁也缄口不言,薛国观和杨嗣昌所受到的打击,把他吓坏了。而且近来他的心情也很不顺,因为他的死对头周延儒又回到了内阁,四年前周延儒可正是被温体仁赶出朝廷的。

        要说如今春风得意却是周延儒,再次重新回到朝堂,让他看到了再次秉政重回首辅的可能。虽然自己的死敌温体仁仍然霸占着首辅之位,他却成竹在胸。

        关键还是要看圣眷,自杨嗣昌罢官后,崇祯更多的是问策于周延儒,更是自降身份道:朕以天下听先生!

        周延儒重回内阁,他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体现,上有皇帝信任,下有东林与阉党等各派政治势力的支持。特别以张溥为代表的东林后劲,更把希望寄托在周延儒身上,忠告之:“公若再相,易前辙,可重得贤声。”

        因为诸君支持,周延儒也很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