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秦国见闻_相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十七、秦国见闻

第(2/3)页

饰前去驿馆拜访庞癝。

        庞癝连守将的面都没见,就让门客把守将打发走了。

        魏无忌的门客极多,此次跟随而来的十人都是有一技之长之人,其中为首的毛盾、吕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毛盾能言善辩而吕更善于打听消息,剩余之人虽智勇方面比不过二人,但却不是孟尝君的那些鸡鸣狗盗之士可比的。

        跟随魏无忌前往邯郸救赵的有千余人,庞癝便从这千余人中挑选出了这十个人跟随自己出使秦国。实在是秦国不讲信用、出尔反尔的事情做得太多了的缘故。

        商鞅诈骗魏国当时的河东主将公子卬,以罢兵言和为由言于公子卬,公子卬和商鞅乃故旧,又因罢兵言和之事当时在战场上经常发生,公子卬便信了商鞅的话前去秦军大营和商鞅商谈罢兵之事,却不想被商鞅扣押,致使魏军大败,这应该是开始了秦国不讲信用的先河了吧!

        之后张仪以商於之地为诱饵诈骗楚国和齐国决裂,楚怀王信以为真不信屈原之言同意张仪之辞,最终导致楚国受秦、齐两国东西夹击之败。

        而后秦王诱骗楚怀王出访秦国,待楚怀王到来之后将其扣押,最终致使其身死异国。不得不说秦国这次做的有些过分了,不说当时列国都是极讲信用的,就是扣押外国元首的事放在现代也会被人诟病不已的吧。

        但说来也怪,秦国对此事屡试不爽,每次都会得到巨大的利益,因而秦国就更加的肆无忌惮起来。

        之后战国四公子中的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三位都先后被秦国扣押过,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又怎会使人相信秦国的国家信用呢?

        因而关东六国士人大多对秦国都是不屑的态度,也只有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样在原本国家实在混不下去的人才会选择入秦为相吧,要不然战国时代的贤能之人如过江之鲫为何只有这几人选择了秦国而不是其他人呢?因为他们本身就不说什么正人君子。

        却不知这些人及当政的秦王屡屡消耗秦国的国家信用,使得秦国不被诸子百家所信服,这才有了后来即便始皇帝一统天下却无六国之人在秦国为官当政的结果。

        庞癝是有些惧怕秦国再一次不讲信用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