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章 太守孝衣横野渡

第(2/3)页

      人太多了,人过一万无边无沿,何况是十余万人?

        即便是防守,即便是设立了专门的阵地,即便是平原之上,可十多里的战场宽度摆在那里,张宝又不是真的神仙,如何能清晰明了周边所有局势?

        甚至可以说,他唯一能够清晰观测并直接作出反应的,只有眼前中军对峙的这片区域而已。

        故此,当河对岸的汉军动作连连眼瞅着就要渡河,他却只能遥遥望见旗帜与烟尘时,这位人公将军立即就有些心慌了:

        汉军要渡河,从何处渡?

        对岸汉军骑兵数量极少,是因为要渡河所以根本就没骑马,还是说骑兵已然集体出动准备大规模绕道奔袭?

        若是绕道奔袭,又从何处来?什么时候来?

        该留多少预备队?放在何处?自己的那些准备够不够?

        需不需要立即对便于渡河的那几个口子增加兵力?又或者再等等,等对方上岸后再聚兵?

        一连串的念头在张宝的脑子里乱窜,却不敢有半分展露出来,生怕影响到军中士气……从二月底到现在,他已经在军中做了半年的主帅,最起码的一些东西还是知道的,

        “诸位以为,汉军将从何处渡河?”强压着不安,张宝摆出了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然后回头对身后一群军中得力之人询问道。“又该如何处置啊?”

        这群得力之人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太平道所属,起事后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黄巾军的渠帅、副帅、小帅;一类是张宝本人多年来的门客子弟,算是他的心腹亲信;最后一类则是起事后投奔来的豪强、郡县吏员、边军老卒,甚至于土匪盗贼头子……却又在战事中渐渐崭露头角,从而出现在了张宝身边。

        而此时张宝所问的对象,正是后两类,半年了,他心里非常清楚,也只有后两类人才能给他提供真正有用有效的军事建议。

        然而,周围人虽然很多,此时却普遍性无言以对……若论小规模作战,这些人或许还算有经验,但如此大规模的军阵,仅仅是立在此处便觉得肃杀气氛铺天盖地,哪里又敢轻易置喙呢?

        半晌,也只是有人提议,不如从中军分出两拨各三千人的精锐,在两翼游弋,一边督战一边应对汉军渡河的突破口。

        平心而论,这已经是很中肯的建议了。

        而且,张宝此番言语与其说是询问,倒不如说是寻求自我安慰,能得到这么一个建议,他已经很满足了。

        于是乎,两支各三千众的黄巾精锐从土山后涌出,分往东西而去,而滹沱河北岸的汉军两位太守也开始有所动作……双方在此地对峙数月,试探性渡河数次,早已经摸透了河情地理,也早已经有渡河的经验与准备。故此,随着郭典和张纯这两个念头通达的太守各回本部,汉军立即发动,一时间滹沱河平静的河面上千舟尽发,河对岸的黄色海洋也随之卷起了阵阵波浪以作回应。

        汉军两翼齐动以求强渡,对面的黄巾军也纷纷运动起来以作防备,旋即,黄巾军主帅张宝立即动员了两支精锐去左右支援,双方甫一开战,便有见招拆招的意味……然而,到此为止,作为汉军主帅的公孙珣却巍然不动,他理都不理两翼形势,也不理对方的动作,只是骑马向前来到军阵最前方,然后眯眼看着对面的土山上的黄天大旗而已。

        常山相冯歆估计是初次见到如此大阵势,眼见着对方调度兵力之后,便已经有些慌乱,当两翼喊杀声响起后,他更是忍耐不住,当场便小心翼翼的在马上问了出来:“五官中郎将以为,我军此战能胜否?”

        最前方公孙珣无语至极,却也只能回头瞪了对方一眼,然后闭口不语。

        冯歆大概也知道自己丢了脸,还有动摇军心的嫌疑,所以当即尴尬闭口。

        不过就在这时,位于中军阵中的娄子伯稍一思索,却忽然捻须而笑:“冯相勿忧,依我看这一战还是很简单的,胜败之势极为明了……冯相只需随我家君侯稳在此处,安抚中军,便可坐等成功!”

        冯歆听得此言,倒并不觉得惊喜。

        想想也是,他即便是不通军事,可既然能混到常山这种五六十万人口的大郡国国相,基本的素质还是有的……毕竟不可能所有两千石都跟已经仙去了的向栩那般奇葩……所以,他马上就明白,这是娄圭想趁机说些大话,鼓励一下周围的军官们。

        毕竟是自己惹出来的事,所以即便不信,冯国相还是摆出了一副认真求教的样子:“本相不通军事,还请子伯为我讲解形势,咱们胜算究竟如何?”

        “不瞒冯公。”娄圭勒住胯下白马,扬声笑道。“依我看,此战我军有五胜,贼人有五败!”

        饶是有些心理准备,冯歆也当即愣在当场。

        而居于二人前侧的公孙珣闻言同样无语至极,当时就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自己这个心腹谋士。

        “其一,”娄子伯假装没看到自家君侯的奇怪眼神,昂然言道。“自东郡、颍川战事平息以来,天下有识之士就都明白,这黄巾贼大事难成,迟早覆灭……故此,贼军虽众,却士气渐消;我军兵力虽略有不足,却士气昂扬……此所谓一胜一败!”

        冯歆也好,公孙珣也罢,还有旁边的宗元、程普,以及往下的那些河北各郡国汇集过来的援兵首领、军官,居然全都默然之余颔首不断……因为,娄子伯这话确实无可辩驳。

        “其二,”见到众人纷纷颔首,娄圭愈发得意。“我军只是兵力略逊,却非战力不足,贼人多出来那两三万杂兵,抵得过我军那一万精锐骑兵吗?!从滹沱河到下曲阳城墙下,最窄处也有六七里,还多是平原,正是骑兵用武之处……而河北宽阔之地,以骑临步,这便是二胜二败了!”

        众人依然点头不断,甚至已经有人开始附和了……黄巾军打了半年的仗,历练了不少,官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军营里呆半年,这种基本的军事常识早就已经普及了,谁都知道平原上大规模骑兵作战,一万骑兵的作用意味着什么。

        而汉军也确实是早就有所安排。

        此时,除了韩当领着三百白马义从,高顺领着一千并州精锐留下来充当程普所部的箭头战力外,其余幽并河内骑士,包括原本各军的零散骑兵,早就被公孙珣集中起来从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