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_覆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王侯蝼螘同丘墟(2合1还债)

第(2/3)页

“良家百姓和寻常士卒,一定要尽量善待单以军论,如果是自己军中的士卒,便要让他们吃饱穿暖,兼有军饷,并确保有功能赏,有罪必罚而于敌对军中,除去不得已之时,能保全也还是要尽量保全的!这也是我之前为何释放了四五万河东白波匪的缘故,这些人不过是乱世求活,些许罪责,也被郭太临阵一人担了,何必苛责?至于说寻常百姓,就更是要尽量体恤,不可以轻易骚扰!”

        此言既罢,众人眼见着公孙珣是将军、政二事从上到下给捋了一半,算是表达了其人对待各方的处置原则,也是纷纷起身表态为首者,自然是王修、娄圭,而戏忠、韩当、高顺等人,甚至连田丰都没有生幺蛾子,纷纷列于二人之后,全场上下,绝大部分人便在这些幽州军中两千石大员的带领下齐齐躬身称是,以示赞同而王邑和刘虞虽然一言不发,却也起身抬了下手,没有破坏大局。

        就这样,众人一番表态,既算是河东就此正式归顺,兼做效忠,也算是下一步直面董卓之前,并州、幽州、河东的新旧人士,临时统一了思想到此为止,终究是一场还算合格的大会了。

        当然,这其中有人口服心不服,恐怕也是必然唯独讨董大局在前,公孙珣兼有强军在手,这些也无所谓就是了:

        公孙珣对世族、豪强苛刻是不错,但总比董卓动辄杀人全家要强万倍吧?而且强军在此,其势正旺,谁会出头做枉死鬼呢?

        随即,众人各怀心思,重回座位而事情到了这一步,本该是公孙珣这个此间主人举杯相对,但其人却依旧端坐不动,丝毫没有开宴的意思,倒是让人心中忐忑。

        而且,这种忐忑马上就变成了惊惧。

        “诸君!”公孙珣忽然板着脸言道。“既然我已经将剖心相对了,诸位刚刚也都自陈明白了我的心意,并俯身拜我,那有些事情就不必遮掩了来人,将王太守请出来!”

        话音刚落,便有数名甲士推着一名表情狼狈却衣着华丽之人仓惶入内,在座之人是不少人认得此人的,便不免窃窃私语,弄的满庭皆知原来,此人居然是河内太守王匡王公节!

        话说,王匡如何在此?

        原来,之前张杨受了戏忠的劝说,弃了上党、卖了于夫罗,倒也轻易攻取了河内的王匡辖地,然后俘虏了王公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其人!

        留在河内养着以收人心吧,其人在河内素来只有恶名,留着怕反而会引起民怨杀了吧,一个讨董的诸侯,堂堂正经两千石,张杨偏偏又不敢杀!

        所以,只能送走。

        但是,送给袁绍呢,袁绍根本不要!他要这个废物干吗?添堵吗?

        让他归乡呢?也是不行,因为张杨担心他在泰山募兵后卷土重来!

        思来想去,张杨便只好以上党换河内的名义,将此人作为当日那番合作的一部分,给送到了上党!

        牵招碍于商业信誉,无奈接手了此人,也是为难到头疼一来他不好处置一个两千石,二来王匡当日也算是牵招郡君,于是无奈何下,牵招便以老师乐隐的名义,将人送到了军前,交给公孙珣这个个高的人处置!

        算算时间,不过是刚到了两三日而已。

        “诸位!”公孙珣稍作介绍,然后随手一指,倒是干脆利索。“我刚才说了半日,何为乱政为祸!放在咱们王太守这里却也明显其人在河内,讨董而兵败,割据而残民,就算是对上自己来做使者的妹夫,也居然不能保全,致使自己两个外甥无所依靠,家乡故人都弃他而去!便是他故交蔡伯喈,居然也写文章说他是个恶贼!诸君,你们见到这种人,还想跟我说什么能不能容人吗?我今日与诸位直说好了,我此行讨董,不是因为对方是董仲颖便来讨伐的,乃是因为董卓乱政为祸在先!至于其他人,不要觉得自己未曾投靠董卓便如何如何,若有为祸之举,我也绝不会轻易放过!而且别人不敢为的事,我公孙珣敢为别人不敢处置的人,我公孙珣敢处置!”

        言至此处,公孙珣干脆回头,昂然质问:“王府君,你可还有什么话说?”

        王匡面色憔悴,在火光之下失措无能,几次张口有所言,却居然不能出声。

        “到底在说什么?”公孙珣有些不耐。

        魏越见机的快,赶紧起身来到王匡身前,听了几句,这才拱手回报:“君侯,他说他妹妹早死,然后妹夫死前虽然恨他入骨,却又只能将两个外甥托付给他,如今也随他到了上党他无颜抚养两个外甥,却又不知道该让谁来养!”

        “我知道了!”公孙珣微微颔首。“胡毋班位居九卿,更是党人八厨之一,他的两个遗孤既然到了我这里,我便不能不管这样好了,我族弟公孙越在晋阳,他家中孩子多,便让他来收养!可还有别的话?”

        王匡面色苍白,却终究不再开口。

        公孙珣见状也不犹豫,直接一挥手,魏越便带着几个甲士在座中大部分人惊疑之中将此人推下去了。

        片刻之后,魏越更是亲自来汇报:“君侯,王太守自知有罪,已然自缢身亡,还请吩咐”

        “悬其首挂于辕门前,待明日祭祀圣君之后,便和之前的战死士卒一样,一起葬在尧祠周边就是。”一片寂静之中,公孙珣干脆直言,却又转手指向座中另外二人。“别忙走这几日叔治已经询问清楚了,李乐、侯选这两人,平素劫掠乡里,素无法度,即刻推出去斩首,然后罚没全部家产,并其部众!”

        魏越当即引甲士上前拿人,而李乐、侯选二将惊惧之余刚要破口大骂,却陡然想起自己尚有族人在军中,亲眷在河东本地,也是双目圆睁,不敢多言,然后居然就被甲士径直拖出,也和之前王匡一样不见了踪影。

        可怜这二将,在另一个时空中原本一个官至征北将军,然后病死家乡一个趁乱割据关中,最后投降曹操得封列候,并守渭口善终此番却径直身首异处,前者终年三十九岁,后者今年不过二十八岁。

        至于王匡,若无公孙大娘来此世中,原本应该很快死在胡毋班亲属和受了袁绍指示的曹操手中,倒不必多言了。

        刚刚杀了一镇曾经拥兵过万的诸侯,又杀了两个降将,座中早已经鸦雀无声,唯独剩余白波军中的杨奉、程银、韩暹等将不敢怠慢,只能战战兢兢,纷纷避席叩首称罪,而且个个都愿献出家产、部众,只求苟安。

        公孙珣不以为意:“我行事自有度,何必求饶?韩暹、程银二人,虽然平日里并无大恶,但终究是颇有骄横为祸之举,而且既然割据一地,举旗作乱,刀兵相见,总有处置才行罚没你二人家中宾客、徒附,保有祖宅及百顷田地,本人行假司马,领部众留在军中以观后效!”

        程银、韩暹半惊半喜,却又忙不迭的叩首谢恩。

        “杨奉,”公孙珣复又指向一人。“你在乡中多有善评,郡中也说你有才,但既然作乱,当知有此结果罚没一半家产与田地,徒附、宾客、私兵皆不可留,表你为一部司马,继续在军中效力!”

        杨奉这真是喜出望外了!

        “其余再往下白波降将,皆以杨奉此论!”公孙珣继续吩咐道。“但要牢记,今日尔等能存此身,乃是郭太捐身在前,我再行威福于尔等,身为降将,若有差池,短时日内,必会格外严惩不贷!”

        杨奉以下,还有投降的其余小帅、小将自然叩首不及。

        “哪个是徐晃?”公孙珣忽然又喊出一人来。

        “罪将在此!”徐晃当即出列,专门叩首。

        “处罚已过,便无须称罪人了。”公孙珣看着这个方面重颌之人,微微正色相告。“其实云长曾与我说过你,子义和子龙也称赞过你的武艺,正好你也是本地人,也不能让别人总说我苛待,今日便给你个机会你来以假司马的身份去领李堪、李乐、候选三人残部,悉心整编不要让我失望!”

        徐晃心中惊愕,面色木然,唯独不敢怠慢,只能连忙叩首称是。

        “那边那个小子!”就在众人以为此番恩威将要终结之时,公孙珣忽然又抬手指向一人。“我忍你许久了,从刚才王匡之事算起,你都在作甚?”

        被点到的一个人,居然只是个束发小吏,此番是随王邑前来的,闻言倒是不慌不忙,只是抹了下嘴,然后避席请罪而已:“回禀卫将军,小子在偷吃”

        “为何偷吃?”公孙珣凛然质问。

        “小子家贫,路上干粮不足,一时饥饿,实在是忍耐不住!”此人依旧从容。

        “便是再饿,何至于一时都不能忍?”公孙珣冷笑不止。“之前你都能忍住,唯独刚刚处置起人来便不能忍,莫不是嫌我刑罚不公?”

        “非是此意。”这名小吏到底是有些慌张了。“在下区区一小吏,乃是卫将军口中无辜之人,这些人再如何又关我什么事呢?而在其实一开始便饿的紧了,一开始便几乎忍耐不住,唯独之前听起卫将军论及军政,听得入迷,以言当餐,才忘了饥饿。等到卫将军开始做其他的事,居然又饥饿加倍”

        公孙珣听了好笑,便又看向了卫觊:“伯觎,观此人形状,莫非就是你所言的那个没裤子穿的贾逵吗?”

        “正是。”卫觊微微颔首。

        “还是年纪太小,一肚子花花肠子,不堪重用。”公孙珣一时摇头。“不过,到底是伯觎你所荐之人,想来还算是个可造之材这样好了,让他弃职从军,不要做吏员了,来做个义从吧!”

        卫伯觎不以为意,而贾逵则是大喜过望。

        小小插曲过罢,众人终于趁机开宴不提,第二日,所有人又在公孙珣的带领下,上午一起祭祀尧圣,下午一起祭祀高粱亭战殁士卒然后,公孙珣拜还在路上的杜畿为河东太守,以王修暂管河东各方事物等等,然后任免官吏,整编军队,自然不用多言。

        而这时,原本应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卫觊却突然告假公孙珣原本还以为对方是要回去处置卫固身后事,但临到安邑时才恍然知道,原来,卫伯觎弟弟卫仲道之前一直病重,二月初更是因为一次倒春寒直接身死,而卫伯觎正是因为亲弟身死却无法让其归葬汾北祖坟,这才下定决心,孤身北上,去迎公孙珣的。

        这倒是让人格外唏嘘了。

        不过,弘农郡在前,公孙珣却也顾不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