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东魏国寺_唐时烟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26、东魏国寺

第(1/3)页

东魏国寺原称为太原寺,垂拱三年改名为魏国寺,位于皇城南教义坊内,此寺庙是武则天为了纪念母亲杨氏而建。

        武则天每每怀念母亲,登皇城便可远见魏国寺。

        因为当时的寺庙名称多有重叠,比如薛怀义的白马寺在长安也有,魏国寺也是一样,为了区分,所以东都洛阳的魏国寺便在民间惯称其为东魏国寺。

        寺庙人声鼎沸,香火旺盛,清晨,天刚拂晓,寺庙悠扬绵长的钟声响起之后,前来虔诚供奉的信徒便蜂拥入寺。

        寺庙山门离端有武则天亲自命令工部建造的石制大鼎,石头皆是从岭南运来,结实耐看,大鼎四周皆精心雕塑各方菩萨佛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供山客供奉的铜制香炉,香炉约有一人之高,香炉内点燃三支臂粗的红香,迎着清晨飘着氤氲青烟。

        进山门后,香客们手持小香朝各方虔诚祭拜许愿,然后进大雄宝殿请愿、还愿。

        陈溪此刻正带着韦团儿和陆迎秋、司静云虔诚上香。

        他从史馆婉儿口中得知了一项让他豁然开朗的信息,徐敬真想要瞒人耳目,最好的办法就是伪装成寺庙和尚沿途行走,因为只有苦行僧,才不会被官道及各道、州、府的官兵注意。

        与此同时,婉儿告诉陈溪,徐敬真之前为校书郎的时候,曾和洛州司马弓嗣业和洛阳令张嗣明同一届为官。

        这个时候官场上的派系还没有成型,虽然不像宋明时候那种同届科考为官的同窗之情那么牢固,但是陈溪敏锐的发现,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性,都是被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

        又因为三人同届被明经取仕,所以徐敬真定然会和这两位故友有联系。

        当时告发永昌蛮乱的人,正是洛阳令张嗣明,现在这个熟悉的名字又出现在陈溪耳中的时候,陈溪总感觉这个人很关键,至少知道当年永昌蛮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甚至知晓的东西更多。

        当然这都是陈溪的另一层考量。

        而现在他之所以出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