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名士榜第一(求全订)_从白鹿原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85、名士榜第一(求全订)

第(1/3)页

  李隆基带走了白贵写下的两首青词。

  青词他已经记在了脑海里,但白贵的书法独具一格,俨然为宗师风范,让他见猎心喜,准备拿回家自己临摹收藏。

  有一副好字,在古代基本通吃。

  白贵苦练书法多年,又从关学长辈刘学裕那里得到了指点,这时候的颜鲁公颜真卿才刚两岁,还没有草圣怀素和尚等人,所以他的书法自称一脉,开一代之风气。

  次日。

  两首青词流传在长安市坊的大街小巷之中。

  《登第后青词》倒也罢了,这首只能看出白贵的文采斐然和拍马屁的功夫一流外,看不出其他的东西。但另一首短青词可就不一样了,此时正值科举前夕。

  这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击中了不少应考士子的心思,在民间大为流传。同样的,白贵做的青词在手法上,与以往的青词大为迥异,让众诗人大受震撼,原来青词还可以这么写。

  以前写的青词,都是专门写醮斋仪式的祭祀词文,除了道士会看,其他人哪会多看一眼。

  于是,长安城中,多了不少人专门研究青词创造的人才。

  毕竟……此时的皇帝是李唐皇室,李唐皇室的崇道可不比嘉靖皇帝弱多少。

  写青词投给这些权贵,明显可行。

  于是景云二年的这次常科考试进士科中,预列知名之士中,白贵以书法、辞赋跃居榜单第一。

  很快,尚书省礼部试如约而至。

  唐朝时期,没有什么县试、府试、院试这些一道道关卡,而是只有尚书省礼部试。

  不过想要参加尚书省礼部试不是那么简单的,参加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都是字面意思,生徒是长安各学馆出身的学生叫生徒,而地方州县出身考试后辈押解贡品的同时,带到长安的考生,叫做贡生。

  生徒看似最好弄,实际上最难。唐时有所谓的六学二馆,六学指的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都隶属于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

  此时的国子监不是学校,是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国子学只招收皇室子弟和三品以上的贵胄子弟入学,太学为五品以上的贵胄子弟入学,四门学只招收七品以上文武官员的子弟,剩下的律学、书学、算学则招收八品以下及庶族通学者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