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钉子户_明末榆林小衙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5章 钉子户

第(2/3)页

,是绝佳的农业种植区。
  “对,把太祖语录、皇上圣旨批复,都刻成石碑,立在田亩边界线上。”
  小衙内牛逼哄哄的指手画脚,典型的小人得志。
  “边界线上,再种上高大树木和低矮灌木,把军事禁地,擅进者死的木牌挂上。”
  “你们不要怕,打死人有我顶着。”
  说啥来啥,鼻青脸肿的尤七八等人回来了,这打脸也太快了吧。
  原来是武清伯李国臣,霸占喜峰口附近的卫所良田,根本不把榆林军放在眼里。
  这一家子全是坏怂,老头子李伟,当年给戚继光的军队,制作劣质冬衣,冻死十九个士卒。
  崇祯帝没钱时,想让为争夺四十万白银家产的李氏兄弟,捐助些军饷。结果人家跑到大街上,不顾体面,卖起了家当和祖宅。
  对于以前,就在这里耕种的普通佃农,榆林军一般按照,陕北减租减息的方法,直接收编了事。
  现在面对,霸占一万一千多亩地,有皇家背景的超级钉子户,榆林军都傻眼了。
  “贤婿,戒躁慎怒!这事算了吧。”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止许法司举奏,并不许擅自拿问。”
  为了拉拢自己最得力的枪杆子,蓟辽总督不得已,把自己一个庶女,嫁给小衙内为妾。
  “兵发武清伯庄园,斩草除根!”
  两世为人的小衙内知道,世上没有两全法。一个人无论如何小心谨慎、八面玲珑,还是会莫名其妙的被人嫉恨。
  除了扛活的长工和贫雇农,管理这一片农场的李家奴仆,连带孩童两百多口子,全都曝尸在打谷场,李家子弟并不在现场。
  看着目瞪口呆的刘策、河北地头蛇冯铨、白养粹等人,小衙内叮嘱他们,后面如何运作……
  “军爷,这里有五千多亩水田,是天启年间左光斗大人,第一次把南方水稻,引种到北方的实验田。”
  趁着现在还没有被捕入狱,小衙内让李家长工,专职水稻种植的田老汉,做自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