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二章 “工艺革命”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八二章 “工艺革命”

第(2/3)页

将衣领做得极好的“小厂妹”。

  “苏记”被服厂承接各种样式的衣服制作订单,有军队的各种制服,有苦力的劳动衫,也有西洋夷人和南洋土人的日常服饰,但她们制作更多地是汉洲本土和海外领地需求量最大的“工作服”--一种以劳动布(牛仔布)为原料的开襟劳动服。每年新到的移民,不论男女都会发两套这种劳动服与他们,作为他们未来一年的过渡衣物。

  偶尔,“苏记”被服厂也会做一些漂亮的女装,供国内那些有钱的太太和小姐穿戴,或者出口到南洋地区的土邦王国,为贵族女眷所用。五颜六色的花色,细腻精致的威海产细棉布,装饰明亮的玳瑁,甚至还会搭配一些珍贵的细粒珍珠,再加上造型新颖的款式,让每个女子见了,都会爱不释手。

  作为女子,虽然对这些漂亮衣服羡慕不已,但张永娣可不认为自己能有资格获得这种价值昂贵的服饰。一个普通的小民,或许她攒上一年的工钱,都买不了它的两条衣袖。除非,像工厂里那个漂亮的陈阿妹,嫁给一位帅气有为的军官,或许可以在成亲的时候,穿上一件漂亮的嫁衣。

  说到女子最为在意的容貌,张永娣是感到非常自卑的。因为她母亲的原因,她跟一般的大明模样的女子有着截然不同的相貌。她的母亲是一名波斯女子,在十几年前,被齐国买来,分给了自己的父亲。

  在自己很小的时候,母亲每次抱着她时,都会不停地亲吻她的面颊和眼睛,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漂亮的小公主。然而,随着她慢慢长大,发现自己跟一些别的汉人女孩长得大为不同。在村子里,像她一样有波斯面孔的女孩还有好几个,在玩耍和读书时,她们都是被其他小孩嘲笑奚落的对象。

  “二转子”、“小杂种”、“夷婆子”等等之类的称呼,伴随了她很久,她的哥哥和弟弟,为了制止别人对她相貌的奚落,不知跟其他孩子打了多少架。每当受到此类委屈时,张永娣都会扑到母亲的怀里哭很久。

  而她的波斯母亲则默默地抚摸着她的头发,嘴里唱着她听不懂的波斯儿谣,轻声安慰着她,说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美丽的少女。父亲对此,却并不为意,呵斥她不要理会他人的谩骂和奚落就是,不过,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神色。

  后来,在学堂里读了书,学了知识,听先生们说,不论我们长相如何,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里,我们都是一个民族,每个人都是齐国不可或缺的一份子,都要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说着同样的话,书写着同样的文字,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国度,所有人都不能因为别人长得不一样,而歧视和攻击对方。

  不过,张永娣仍旧会对那些有明显汉人特征的女子投以羡慕的眼光。在县镇上,那些汉人面孔的女子,明显要更受男子欢迎,所下的聘礼也会高出一筹。而像张永娣这些拥有异族面孔的女子,在乡下还好说,可以随意地与同村或者临近村子的男子婚配,但到了城里,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则会倾向于娶一个汉人血统明显的女子为妻。

  然而,一些来自巴达维亚的夷人在见到张永娣她们这种异域面孔的女子时,却非常夸张地大肆赞赏,认为她们都有着一副天使般的面孔,是汉洲最美丽的女子之一。

  对于这些夷人的赞美,张永娣是非常不屑的。在学堂里,先生们曾告诉过她们,这些来自欧洲的夷人,全都是恶棍、流氓和无赖,是一群彻头彻尾的人渣。他们穷凶极恶,四处烧杀抢掠,试图将南洋的土人都变成他们的奴隶。两次汉荷战争,就是因为他们想觊觎汉洲的财富,更是试图要奴役驱使我们齐国人成为他们卑贱的奴隶,长久地压制我们齐国。

  至于赞美,那肯定是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想欺骗诱惑我们齐国女子,欲图不轨。再者说了,齐国禁止本国女子嫁于夷人和土人(本国的光棍汉数量居高不下,自然会严禁肥水外流)。

  对于张永娣这些小女子奇奇怪怪的想法,“苏记”被服厂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