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毛纺织业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七章 毛纺织业

第(2/3)页

力,同时带动一个国家地区的金融、贸易、物流等多个行业的发展。

  相比其他工业门类,纺织业产生规模效应比较容易。有了规模效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以后才能参与到全球的贸易体系中去,无论是作为原料供应商还是制造商,都能在世界经济中取得一席之地。因此,纺织业就成了世界各国迈向现代化的一张“入场券”,17-18世纪的英国的崛起就遵循了这一发展路径。

  在14-16世纪时期,虽然纺织业在各地兴盛不衰,却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大市场。受制于地理环境与交通运输,各地的纺织品主要服务于本地市场。从印度或中国出口的棉布,得经过好几位中间商才进入欧洲人的手中,这就导致了纺织品价格昂贵。而以家庭作坊为主的生产方式由于规模太小,抑制了创新,人们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去改进技术。

  后来,直到一个叫约翰·凯伊的英国人发明了飞梭。使工人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一倍,将把纺织业乃至人类工业带进一个全新的时代。

  飞梭的诞生开启了一系列技术变革,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人类的纺织技术取得了迅猛突破。有意思的是,这场伟大的技术革命不是由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推动的,它的主角是一个个年轻的工匠。

  在100年不到的时间里,纺织业引爆的技术革命开启了英国的现代化,并催生出了人类第一座现代工业城市——曼彻斯特。18世纪末,曼彻斯特从农村到城市,到处都是纺织工厂。传统的家庭作坊被大规模的工厂作业给取代了。

  接着,英国人凭借军事霸权垄断印度地区的棉花贸易;再通过强大的舰队阻击海上的竞争对手;占领陆地之后,他们用枪炮驱逐反抗者,并与当地的王公贵族联手,打压本地商人。

  就这样,英国人控制了纺织业的原料供应链,从印度获得大量廉价的棉花与布匹。随着原料价格的降低,商人扩大生产,因此推动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规模红利,又进一步加强了英国对海外贸易网络的控制,从而巩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产业升级中,技术、权力与利益相辅相成。技术创新提高了产能,产能提高扩大了市场规模,市场规模靠权力来维护。市场繁荣使得社会分工与技术创新不断增强和细化,最终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引擎。

  齐天根据路径依赖原理,自然要抄袭大国成功崛起的模式。汉洲东部的棉纺织,北部的毛纺织,就是要引爆汉洲的的技术革命,并能最终开启了华夏文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诚然,开元毛纺厂生产的呢绒制品,在汉洲本土消费是受到一定的气候环境的限制,市场空间不大。唯一的销路,只能是通过每年的移民船队,将生产出来的呢绒产品运往大明、日本、朝鲜等地,卖给那里的权贵和殷实之家。

  等过两年,汉洲人口积聚的再多点,纺织工业技术和产业工人也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