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_[清穿+红楼]皇子宠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7章 第 137 章

第(2/3)页

  胤祚摆摆手:“这有什么麻烦的,做个饭罢了,你略等等,一会儿就得。”

        话虽这么说,还是有点麻烦的。煎饼必须得是糊的,但为了身子好又不能太糊,这个度把握起来比较难。

        胤祚试了好几回,还被黛玉打回一回,这才勉强做出合适的口味。

        见黛玉面无异色甚至非常开心地吃下一大块糊煎饼,胤祚悄悄抹了抹头上的汗——伺候孕妇真是太难啦!

        贾家的事算是解决了,胤祚和黛玉却还不能回京。

        当初康熙就是怕他们留在京城难做,这才特意远远送他们出来,然而在承德待了这么几个月,黛玉的肚子渐渐大了,不方便长途跋涉,只能暂时留在承德,等生产完再回京。

        好在这里什么都不缺,每月京城都大车小车送东西过来,他们手上又不缺银子,买什么都方便。这地方夏天住着凉快,到了冬天把地龙烧起来也一样暖和,除了不如京城热闹外没什么不好的,正好黛玉喜欢皇庄的清净自在,在这里待着心情都好了许多。

        一人便安心在这里住着,除了每天早上一起散步,晚上一起聊天看星星,其余时间便各忙各的事。

        黛玉每天都要抽出一定功夫画画,《京城日报》的连环画还在连载,这是轻易不能断的,黛玉原本有存稿,但在路上的那半月不能画,存稿已经告罄了。想着之后肚子越来越大,画画便会越来越难,月子期间也不宜劳心伤神,她只能现在多画些,把那时候的稿子存出来。

        胤祚有时去种种地,有时也出去看诊,都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医术这玩意儿也差不多,脑子里的东西不会少,但几天不看诊,手感就会退步。

        除了给皇庄里的人看病,胤祚偶尔也会开开义诊,附近村子里的人都可以来,诊费一律不收,药材也尽量开便宜的。没过多久名声就传了出去,远些的村子也有人来求诊,甚至有那赶几十里路来看病的。

        还有人想请胤祚上门看诊,若因病人实在不能挪动,他倒也愿意亲自上门看诊。但若病人本身不严重,只是大户人家爱面子,胤祚一律拒绝。

        谁知有户人家没眼色,竟还上门闹事,被教训一通丢出去,大大丢了回人。打那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住这庄子里的人不简单,再没人敢招惹。消息灵通的知道胤祚身份,每天上门求见的不知凡几,胤祚偶尔见一见,大多时候都给挡了。

        有烦难之处,但好的地方更多。

        胤祚一直想修一本医书,然而从前在京城每日忙碌不休,并没有太多功夫,只零零碎碎写过一些,如今却有了大段大段的空闲时间,他便正式把此事提上了日程。

        正如之前约定的那样,胤祚写书,黛玉画画,一人配合默契,等到雪花纷纷扬扬落下之时,这本书已经写好了一半。

        转眼到了腊月,康熙三十七年走到了尾声。

        今年只有两个人过年,胤祚不打算太过铺张,只简单准备了些吃食,把庄子稍微布置一下就罢了。

        对联是胤祚亲手写的,灯笼原说要买,但胤祚想起当初和黛玉一起做的风筝,起了自己做的兴致。

        黛玉肚子已经极大了,自然不能动手,胤祚便给她拿了把躺椅放在院子里,旁边放着青石的小桌子,底下装个炭炉子,茶水点心放在上头,半天都不会冷,黛玉也能暖和些。

        她戴着胤祚特意设计的手套,厚厚的手套指头处分开,指尖还开了口,只露出一点指头尖尖,如此不论看书还是如何都便宜,黛玉便捧着本书躺在躺椅上看胤祚干活,假装是两个人一起做的灯笼。

        直到庄子里的树上挂满了灯笼,满树红彤彤特别喜庆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腊月三十。

        这天是最热闹的,丫鬟们围在一处包饺子,预备着晚上吃,胤祚帮不上忙,只和黛玉在一旁瞧热闹,雪雁笑道:“奴婢听说民间有种习俗,包一枚铜板在饺子里,谁要是能吃到,来年就能发财呢,咱们也包几个进去吧?”

        朱莺说:“你还想包几个?”

        雪雁理直气壮:“咱们这么多人,总要一人一个吧!”

        朱莺笑话她:“一人一个还能叫福气么?”

        “怎么不能,习俗就是这么说的,我可没听说只能包一个!”雪雁转头问黛玉,“福晋,您说行不行?”

        黛玉翻了一页书,笑道:“你们爱怎么办怎么办,我只管吃饺子,才不替你们断官司呢。”

        雪雁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