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工业化的基础

第(1/3)页

夏末的京城,阳光透过稀疏微敞的云层,洒在这座金粉之城上,微风中夹杂着淡淡的草木香气,偶尔还传来远处有气无力的蝉鸣。

    朱雄英身着锦袍,骑着骏马,在蒋瓛等锦衣卫的护卫下,赶往城外不远处工部军器局的冶铁所。

    之所以要去冶铁所,是因为这次长江入海口的洪水肆虐,让他意识到大明现有的土石结构已无法满足抗洪等工程的需要,而且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总不能修土路,修石板路吧?

    对于现代基础交通设施来讲,钢筋加上混凝土的结构已经算是标配了,朱雄英深知,要让大明更加强大就必须搞出自己的钢筋混凝土,有这个工业能力才能谈得上建立交通运输网,毕竟大明的经济重心虽然在水网密布的区域,但是有些地方的交通同样不够发达,而且大明的经济想要发展,也不可能一直局限于江南,那么建立自己的陆路交通网络,也是必备的。

    混凝土好说,技术难度不高,只是水泥这项科技点的进阶版,最要紧的其实是钢筋,这东西大明是生产不出来的。

    不过大明却能生产出大量的铁,所以现在的问题不在于铁产量而在于钢产量,实际上大明的钢铁市场是严重的需求不足继而形成的产能过剩,全国的钢铁产量一年就能满足三到四年的需求,官营铁厂经常开炉一年然后歇三年的样子,而为了避免这种生产周期的浪费,朝廷甚至关闭了一部分官营铁厂,然后把钢铁行业开放给了民间。

    之所以以前汉朝搞盐铁专营,现在大明不限制钢铁行业,主要原因还是监管力度的加强以及冶铁技术长期得不到进步,再加上民营铁厂不仅要登记备案接受监管,而且也不能获得品质太好的铁矿石,所以百姓哪怕去冶铁,也不能打造兵器.当然,一般没人干这事,元朝的时候百姓是真的渴望铁器,但现在放开了反而没人太在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