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幼军之议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3章 幼军之议

第(2/3)页

三千人,咱当不了管军总管,也克不了滁州。”

    “你想想,那时候咱多难?城外的元军、贼寇城里的各路义军,甚至郭元帅,又有哪个好相与的?李景隆这点挫折又算得了什么?”

    朱雄英心中暗叹,知道皇爷爷对李景隆的期望很高,曾经也是觉得李景隆是一位青年才俊的,知晓了他今日模样难免有些失望。

    但朱雄英还是劝慰道:“皇爷爷,表哥毕竟还年轻,人生阅历尚浅,遇到挫折也是在所难免。”

    大约觉得这话他说出来有些怪,朱雄英随后话锋一转说道:“更何况,那残页上的预言,也未必就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未来,不能仅凭一张纸片,就否定了表哥的所有努力和可能性。”

    朱元璋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但眉宇间依旧带着几分担忧,只道:“咱是怕大明后继无人啊,老一辈的开国勋贵们都开始渐渐上不了战场了,即便能上战场,身体也都不容乐观,若是到了你这代,连几个能征惯战的将军都没有,咱怎么放心把大明交到你手里?”

    说罢,朱元璋靠在龙椅上,神情间有些惆怅:“而且,想想咱当年从郭子兴元帅那里离开的时候,身边还有二十四个兄弟,有这些生死交托的兄弟帮忙,咱才能从那种困境里挺过去,一个好汉尚需三个帮,难道以后你只能指望李景隆这种将军吗?”

    朱元璋提及的这件事情,是三十六年前,也就是至正十四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朱元璋因为义军内斗而离开时带在身边的二十四个人,包括徐达、汤和、郭英等人在内,日后均有所成就,鲜少有庸碌无为之辈,可以说堪比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了。

    而朱元璋的担忧也确实有道理,除了蓝玉、沐英这种少年从军参与了统一战争,并且在后续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名将以外,大明的中生代将领可以说相当匮乏,最起码勋贵家的孩子里即便是素有将名的徐辉祖、李景隆,在朱元璋看来也确实远逊父辈,或许老四燕王朱棣是堪战的,但其他的呢?也就一个平保儿算是有些名将之姿,还有残页上提到,但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