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一将功成万骨枯】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88【一将功成万骨枯】

第(2/3)页

作恶多端,大同军将士看他不顺眼,本想找个机会直接弄死。但他不断展现自己的作用,而且变得听话无比,居然搞得大家不舍得杀掉。甚至因为多次立功,这混账已经做了低级军官。
  此次出征,依旧是哈巴罗夫担任向导。
  只不过,哈巴罗夫提供的信息,已经有点过时了。他们即将攻击的目标,不是什么木寨据点,而是一座夯土城堡——专为防备大同军而建的城堡。
  而且那里的哥萨克,已经有少量装备了燧发枪。
  燧发枪很早就发明出来,但大概在崇祯初年,欧洲才开始流行。不过,仅限于流行燧发手枪,属于贵族们装逼的东西。而燧发步枪的毛病还很多,往往遭到士兵的嫌弃。
  到了现在,欧洲燧发步枪已经得到改进。虽然军队还没大规模换装,但使用已经更为普遍,这两年甚至传播到西伯利亚。
  东西方的火枪技术,似乎没啥差距可言。
  而线膛枪呢?
  欧洲早就有了,依旧属于贵族藏品。
  赵瀚也在让军工厂研发线膛枪,而且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后膛装填,漏气,射程很短;一种是前膛装填,射速极慢。
  不管哪种,皆有严重缺陷,大规模换装都是不可能的。
  最后赵瀚亲自下场,尝试着制作米尼弹。
  赵皇帝上辈子当过兵不假,可他不是军迷啊。正经的义务兵,谁会去研究200年前的米尼弹?赵瀚只听说过这名字。
  但后世使用圆锥形子弹,肯定是有道理的,赵瀚便按照这个思路来。
  折腾近十年,不断改进,终于可以上战场了。
  如今已有一批线膛枪问世,但螺旋膛线枪管成本太高、制造不易。迄今为止,只造了一千多把,部分由皇城侍卫列装,部份扔到北方地广兵少的区域。
  张庭训手里的就是一把线膛枪,射程远,精度高,填装速度略慢于滑膛枪。
  他手下的士兵,有三十人装备了线膛枪。
  “砰砰砰砰!”
  距离奥廖克明斯克还有数百里远,张庭训就听到前方传来枪声。
  多半是雪化之后,哥萨克出来活动了,逼迫萨哈土著交出皮毛,不配合的就动用武力掠夺。
  张庭训说道:“沿途遇到哥萨克强盗,一律不予理会,全速向奥廖克前进,遇到哥萨克船只才去摧毁!”
  船队浩浩荡荡向前航行,很快就到了被哥萨克劫掠的部落。
  岸边停靠着几艘船只,用绳子拴在树上。
  三个哥萨克强盗,正在那里守船,更多强盗劫掠村庄去了。见大同军杀来,那三个家伙立即跳船逃跑,惊恐呼喊道:“契丹人来了,契丹人来了!”
  大同军战士划船过去,蹲在船上瞄准岸边树林。
  土著辅兵则划着桦皮船,砍断哥萨克船只的绳索,把那些哥萨克的小船全部抢走。船上还有上百张皮毛,估计是从附近部落弄来的,另外还有这些哥萨克的行军粮。
  “不要上岸追赶,加速前进!”张庭训下令。
  大同军的船队,迅速驶离此地。
  不多时,十多个哥萨克强盗,带着三十多个土著仆从军赶回。他们看着被砍断的系船绳索,看着空荡荡的河岸,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咋办。
  回去报信是赶不上了,此处距离城堡好几百里。
  他们只能抢劫萨哈土著的桦皮船,慢悠悠的划回去,可划回去送死吗?
  张庭训让士卒和辅兵,分成两组轮换划船。
  不划船的,轮休时必须睡觉,不管是否睡得着,都要闭上双眼休息。撒网打渔也不搞了,甚至不再上岸,别说吃饭,拉屎都在船上解决。
  如此一来,行军飞速。
  中途又遇到一拨哥萨克强盗,依旧是快速抢船离开。
  数日之后,便抵达奥廖克明斯克。
  “你跟我说这是木寨墙?”张庭训放下千里镜,转身质问道。
  哈巴罗夫愣了愣:“以前确实是木寨墙,也不晓得什么时候变成夯土城堡。”
  “加速登陆!”张庭训大吼。
  城堡位于鹿江(勒拿河)与奥廖克马河交汇处,哥萨克此时也看到了中国船队,疯狂呼喊着进城防守。
  由于是突然袭击,城上炮手还没就位,有的甚至大白天喝醉了在睡觉。
  他们肯定没有多余粮食酿酒,但雪化了一个多月,从附近土著手里,抢来或买来不少羊奶酒。除了少数留下过冬,其他的羊奶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