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3【三十一岁的布政使】_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73【三十一岁的布政使】

第(2/3)页

瞟去,少女的名字叫祝君莫。
  出自《诗经》: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一听名字就知道,祝君莫肯定不是底层家庭出身。但也算不上达官显贵,其父只是县中学的老师,丧妻之后不再续弦,独自拉扯一儿一女,还把儿女都培养成神童。
  即便被招进皇城中学读书,祝君莫的考试成绩,也基本不会跌出年级前三,这让一众男生感到羞愧不已。
  而赵匡桓的初恋乔婺华,在小学时名列前茅,到了中学就只能徘徊在中等水平。
  咱们的太子爷,有些移情别恋的征兆。
  他反复比较两个女生,觉得各有各的好,似乎难以分出胜负。但祝君莫的学习成绩太牛了,这给她加分不少,因此赵匡桓渐渐偏向此女。
  少年心事,便是这样,很难定下来,总把春心萌动当成爱情。
  记下作业内容,赵匡桓返回自己宿舍。
  依旧是四人住一间,但室友每年都要更换。
  最新的三位太子室友,一个叫马训,湖北商贾子弟。一个叫王克复,河南士绅子弟。一个叫吴冲,广西农家子。
  吴冲最不受待见,性格太较真了,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跟室友们争得面红耳赤。但这小子是真的刻苦,自律性极强,每天不是在学习,就是在为学习做准备。
  这不,才刚刚放学,吴冲就在写作业了。
  赵匡桓正在收拾东西,打算明天一大早回家。
  王克复坐在床沿上,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报纸了吗?去年各省的政绩考核,我们河南杨布政使排第一,这可是陛下钦点考评的。在杨布政使的治理下,河南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每年移民所需的耕牛,河南一省便贡献了五分之一!”
  马训好奇道:“河南为啥有那么多耕牛?”
  王克复笑道:“报纸上写得明白,杨布政使根据河南实情,因地制宜改变了农业方式。每年夏粮收麦子,每年秋粮收玉米,一年两收,都是高产谷物。而且,麦子和玉米的秸秆,只要提前一些时日收割,在不影响谷物产量的同时,还能做青储料用来养牛养羊。”
  马训不屑道:“这有什么好吹嘘的?玉米杆拿来养牛,乡下孩童都知道。”
  王克复没好气道:“青储料你懂不懂?玉米杆不做处理,水分很快就干了,冬天不能拿来喂养牲畜,就算喂了也不怎么顶事。杨布政使在做知府的时候,就从《王祯农书》得知青储料的制作。他经过多方试验,还跟劝农司的官员写信交流,最终才研究出麦秆和玉米杆的青储料制作方法。”
  “杨布政使辅政河南之后,亲自走访十多个县,引导农民轮种麦子和玉米。又召集河南全省的知府、知州、知县,给他们下发劝农司编写的材料。全省的地方官,又跟大同银行联系,贷款购买牛羊崽子借给农民。”
  “你知道这些推广有多难吗?河南大旱的时候,许多农民还不起贷款,大同银行和财部,可是上疏弹劾了杨布政。杨布政是河南右布政使,上头还有个左布政使。报纸上虽然没写,但肯定左布政使也跟杨布政闹了。幸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