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钢铁历史_狼穴终结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9章 钢铁历史

第(2/3)页

/p

        在他们的战斧之下,敌人的尸横遍野。/p

        直到今天,北欧地区的人们仍然在讲述着关于“狂战士”和维京斧的传说。/p

        中世纪,关于炼铁的第一种方案,东西方都比较一致直接还原法。/p

        最初的所谓直接还原法,就是块炼铁。/p

        简单说就是把矿石用焦炭等燃料包起来烧,烧完了就可以得到最初的海绵铁。/p

        在块炼铁红热状态时,再经过大力锻打就可以得到熟铁。/p

        如果当时要得到钢,则再使用固体渗碳法为海绵铁加碳,然后反复热锻或冷锻以去除钢铁里的杂物气泡。/p

        这种技术制作的熟铁工具、兵器和钢制工具、兵器在罗马帝国时期的西方遗迹,以及春秋到西汉年间的中国墓葬中出土很多。/p

        直接还原法出熟铁,如果铁矿品质很好,则可以得到品质极佳的海绵铁,否则就只能产出品质不好的海绵铁。/p

        实际上,即使是现代的一次还原法,也需要品质极高的铁矿。/p

        有人认为,大马士革钢就是因为其使用的铁矿石品质非常好,而成为古代最好的钢铁,但是也有些人对此不认同。/p

        在亚洲,从东汉开始,中国就从直接还原法发展到了间接还原法,亦就是生铁冶炼。/p

        由此西汉到东汉时期,中国人搞出了生铁、铸铁、可锻铸铁等一系列生铁产品,并使用了高炉来批量生产。/p

        根据此后已经发掘出土的几座高炉遗迹来看,它们的基本结构和近代高炉差不多,工作温度一般在1300度上下,有独立的入料口、进气口、排渣口、出铁口等结构,通过炉底积存的铁渣计算其高度高达6米以上。/p

        高炉的特点是持续生产,只要不停地从入料口投入矿石和燃料,铁水就会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日产生铁料可达1吨以上。由此可以十几年不断。/p

        中国通史也认为,到宋明时代,中国的官办铁厂只有一二百家,但是年产生铁高达数万吨。/p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应该超过十万吨。/p

        当时西方的生铁生产要等到1516世纪才出现。/p

        也就是说,西部世界在批量冶铁技术上,迟于华夏民族数百年。/p

        东汉时期,华夏工匠发明的炒钢法。/p

        经过事实考察下来发现,这种技术有点言过其实。/p

        因为东汉的炒钢法是单室炒钢,英国那个炒钢是双室炒钢反射炉炒钢。/p

        反射炉炒钢最早在中国明代的湖南地区投入使用,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有些小作坊在使用这种方式生产钢制品。/p

        炒钢法是用生铁炒炼出钢。汉代的方法是用碳粉和生铁包起来进炉烧,待生铁加热到半液态后开炉不停地搅拌。/p

        大量的搅拌使得杂质和碳一起被析出排掉,剩下的就是品质较高的海绵铁。接着按原样锻打、渗碳,即可得到熟铁或钢材。/p

        炒钢和块炼铁出的都是海绵铁,还需要此后继续进行热技术处理。高明的炒钢工匠,可以根据经验,控制炒制时间判断出产品成分,这样可以不经过渗碳而只用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