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生死关头有算计_斩邪问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 生死关头有算计

第(1/3)页

在太空星港,对于全球防卫体系的修补和调整改造仍旧在持续进行中。

        拉近距离就可以看到,红棍级轻巡舰居然都加入了施工行列,正在使用临时加装的外挂式机械舱进行操作。

        太空载具匮乏,兵器也不得不披挂上阵,把自己打扮成丑八怪,利用这点难得的空窗时间大干一场。

        大干一场的具体内容之一,就是进行具有气象功能的卫星的区域覆盖。

        原本联邦也有该类设备,用于人工调节地球气候,恢复被人类严重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

        但这一技术对付不了目前恶劣的气候灾害。

        外域城邦的目标是,至少控制超大型难民营所在地域的天候,减轻灾害对该区域的侵蚀效果。

        亚洲、欧洲、北美,三个区域的气象武器先后完成,数以万计的气象弹发射下去,厚积的云被驱散,暴雪终于停歇。

        当然,这并不能阻止太久,乌云很快会再度聚集。

        所以它主要考验的是生产能力,外域城邦也是积攒了一批气象弹存活,才开启行动。

        按照计划,几个主要难民营区域,每日的降雪时间将减少至14个小时,而气象弹主要由月球方面供货,这样持续半个月后,全球大暴雪就会跌落至第三档次,危害就没那么致命了。

        如今亚洲空间站,达成了轨道同步,就驻停在重庆上空,天梯轨道已经架设完第一条,2好至6号也会在72个小时内相继竣工。

        这是来自极界第四纪元的技术,那里的人类在可控核聚变的基础上又返回头搞天梯,自然是因为当时的综合技术条件更成熟、能在成本上相当程度的把费用降下来。

        这种天梯又称作电磁抛射索道,在地面有着十几公里长的加速轨道,也只有拥有内部抗载荷力场技术,才能用于人员运输,否则运上去的只会是一帮脑血管爆裂的尸体。

        天梯的出现,令物资流通进一步加速,也结束了以前外星域、月球、地球这样一种漫长的流通模式。

        实际上原本的模式,从整体成本来算是更合适的。但这种循环需要一个持续稳定的操作环境。并且就像刚建校时,第一届毕业生只能等五年后,之后就年年都有一样,一旦停滞,就有个漫长的恢复期。

        外域城邦等不了这个,异生物的下一波动作什么时候启动不清楚,但估计不会长到半年,而这一运转体系重启至少需要五个月。

        况且现在人类在太空的次序已经大乱,运转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

        那么就肯老本。

        目前的确是有强化星港基建的需要。

        两千万未成年在星港相关区域生活,光是照顾他们就需要一百五十万人,再加上之前滞留在星港的人员,尽管合并后的星港是个立体的超大型城市,仍旧显得拥挤和运转费力。

        施瓦辛格号已经再次上路,五百万民众,七百万未成年人,这样多的人口,宛如21世纪初的广州城区在移动,那看过去、视野所及、一层层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的场面,非常的震撼,光是每日生理代谢的消耗,都让人看的蛋疼,可以说,两条天梯日夜不停的运一天,也就勉强够这些人一日消耗。

        可想而知,从大量的人口上了星港之后,最苦重的就是穿梭机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