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学堂童子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学堂童子

第(1/3)页

(前三十章王伦是秀才身份,与梁山无关的可以略过)



        话说宋朝汲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除取消节度使制度并降低武将权利外,同时将一级行政区划改为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将统治区域始定为十五路,及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路级行政区已增至二十三路。这山东济州正是隶属于二十三路中京东西路,其余隶属于京东西路的州县还包括有应天府(南京),袭庆府(兖),兴仁府(曹),东平府(郓),以及徐州,单州,濮州,拱州等地。



        这山东地区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其为孔孟之乡,自然文风大盛。远有东汉时期人称康成先生的经学大师郑玄,东晋大书法家,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近有本朝父子状元的梁灏梁固,以及进士及第,官至宰相的王旦王相公,就是当今贵为苏门四学士,文采斐然的晁朴之,那也是山东密州诸城人。因此,这山东各地都十分看重教化之事,对读书人也是十分尊崇。



        巨野县学内有一位刘姓教谕,据说神宗元丰年间,就弱以冠之年高中举人,而后游学天下,结交诸多文人雅士,不过此后的会试考试中却名落孙山,因此心灰意冷,在此教书为业。



        济州治所巨野县城城内有一座兴学坊,乃是神宗时期所建,济州州学及县学都在此处。而今刘教瑜年纪已五旬上下,其人性子虽有些孤傲,对学员也严厉,不过学识渊博,闻名百里,在县学里德高望重,人人皆不呼其名,而敬称其曰刘夫子。



        刘夫子教书有个习惯,每课是先领学生读一遍,就让学生自己念,熟悉文章内容。学生念两三遍后,他再一字一句领着读一遍,矫正学生的错误,接着再让学生念两遍,然后喊声“一、二“,让学生默念几遍,接着就开始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背书,背不出的就要挨板子。



        这天,刘夫子还是按老规矩教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之后的《过秦论》时,学生读了一遍之后他又领读了一遍,而后就让学生自己念。待过了有一盏茶的功夫,学生们已经都诵读了四五遍了,刘夫子开始提问学生背书。刘夫子现在教授的学生有二十三四人,其中课业较好的有三五人,《过秦论》也都只能背诵到中篇。可是其余人等站起一个背四五句就不会了,再站起一个背一两句下边都忘了。



        王老先生接着把二十多个学生全提了一遍,谁知连一个能全篇背下来的也没有。没有生僻文字,篇幅也不太长的文章,所有学生都没背诵下来,上等生也只是背诵一半而已,刘夫子不由气得青筋暴起。他不由得有些怀念他曾在东京教授的第一班学生,虽不十分聪明却是谦恭好学。尤其其中一个自己的得意弟子,博闻强记不说,文章花团锦簇,字字珠帘,更难得是见识广博,每每有惊人之语。仔细算来,再有两三个月他就该来济州了,到有些期待与他坐而论道了。



        两厢一比较,刘夫子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