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李世民设监察司,我真不行啊!_大唐:李二偷看我日记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1章 李世民设监察司,我真不行啊!

第(1/3)页

  李奇把长孙冲留下来,自然是想谈一谈下江南的事情。

  这件事,是长远大计!

  未来总有一天,李奇是要出海的。

  他是要成为王的那个男人!

  陆地上的基建还是太慢了,但是航海,却能带回很多大唐没有见过的新东西。

  这些都是财富机会啊!

  长孙冲:“殿下?”

  李奇从航海梦的畅想中回过神来,笑眯眯的道:“冲哥,上次和你说的那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长孙冲精神一震。

  是这事。

  下江南,而且是常驻江南,这是件大事。

  那天李奇和长孙冲说完后,长孙冲便回去和长孙无忌商量了一番。长孙无忌的原话是:殿下让你做啥,你便放心大胆的去做,不会有错的。

  长孙冲当时就很懵。

  万一殿下让我去吃翔呢?我也放心大胆的去吃吗?

  没有你这样做父亲的。

  太不讲究了。

  不过事后长孙冲也深思熟虑过,从李奇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大概就可以看出这件事一定是大有可为。虽然他暂时还不明白,这事有什么可为。

  想了想,长孙冲便道:

  “殿下,我愿往!”

  “不要勉强哦,强扭的瓜虽然是瓜,终究不甜。”

  “一点也不勉强!”

  长孙冲眼神坚定。

  仿佛接下的任务不是造船坞,而是上刀山下油锅。

  李奇微微一笑,然后道:

  “好。有你坐镇江南,我总算是放心一些。你放心,这间船坞,我给你一成分子,三年之内,我要你富甲长安!”

  长孙冲有些担心的看着李奇。

  早就听闻,殿下有散财童子的美名,这还没怎么样呢,怎么就要让自己富甲长安了?

  殿下不会亏钱吧?

  大家自己人,不必如此客气。

  长孙冲摇摇头道:

  “殿下见外了,我去江南,自然也是为了图一番事业。”

  “钱不钱的,真的无所谓。”

  李奇很感动:“这么说,冲哥你是不要这一成分子了?”

  长孙冲见状,忙道:

  “不,能为殿下分忧,乃是我分内之事。这一成分子,也可以让殿下更加放心我下江南去。”

  啧啧啧……

  什么时候,学会这么说话了?

  回头就告诉你爹去!

  不过,李奇还是很感激长孙冲能够做出这个决定。

  这个决定就意味着,长孙冲必须牺牲很多。

  比如亲情、比如熟悉的城市、比如自己的朋友圈。

  李奇知道,很多东西,并不是用银钱就可以衡量的。

  所以给这一成分子,他觉得是应当应分的。

  江南船坞的掌舵人算是有了着落。

  不过,这船坞还没个谱。

  李奇准备回头就进宫,找老李说说这事,给老李描绘一下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告诉老李,天下之大,一锅炖不下的道理。

  翌日。

  李奇哪儿也没去,一大早早早的就去上朝了。这是个罕见事。

  非诏上朝,还来得这么早,乃是本朝第一新鲜事。来得稍晚一些的大臣,见着李奇,一边惊愕一边打着招呼。

  “殿下早啊!”

  “徐大人早,吃过早膳没有?”

  “吃,吃了。”

  大家对李奇现在有一种本能的害怕。

  谁也不知道,这颗小脑袋瓜里,又装着什么害人的主意。

  没多久,便听见太监的通禀:

  陛下来啦。

  都安静安静吧,今儿个陛下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你们各位大臣就自求多福啦。

  李世民坐定,打眼一看:

  李奇居然也出席了?

  太阳莫非从西边出来了?

  他不动声色,直接道:

  “吏部高卿何在?”

  “微臣在!”

  高士廉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连忙出班应道。

  李世民淡淡的道:

  “前几日,朕让你草拟一下吏治改革的方案,方案如今何在?”

  高士廉早就准备好了。

  赶紧呈上,然后道:

  “回陛下,微臣虽殚精竭虑,这份草案仍恐有诸多不足,请陛下明鉴。”

  李世民接过草案,仔细通读。

  半晌,才抬起头,道:

  “高卿,你是说,这次的吏治改革,难点在于如何确保清明公正?”

  “不错!”

  高士廉直言不讳:

  “如今我朝中官员,盘根错节,大家总有私下相交较好的同僚。若是在考核之中,有人因公肥私,甚至借机打压异己,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的确是个好问题。

  可见,高士廉同学还是做了认真思考的。

  从来改革,最怕革了老一代贪腐无所作为,又推出新一代无所作为。

  轮流吸血,乃是改革大忌。

  李世民沉吟道:

  “众爱卿,都来说说,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众人皆沉默不语。

  这个问题很棘手啊,人非圣贤,谁还没几个亲朋好友啥的?

  难道当真要下手无情?

  李奇百无聊奈。

  这种事非他所长,也就听个热闹。

  因此,见大家都不说话了,没有热闹可瞧了,不禁就有些无聊。

  他这次上朝,主要就是请示一下,让朝廷准许在江南开设船坞,开始建造大船。

  至于其他的事情,不在李奇关心的范围之内。

  李承乾见李奇昏昏欲睡的模样,不由得推了推李奇:

  “二弟,你今天是不是起太早了?”

  李奇微微打个哈欠,然后道:

  “的确有点早。本来以为速战速决,说完事情回去睡个回笼觉的,谁知道碰上这么一遭子事情,我估摸着,没有两个时辰,也讨论不出结果了。”

  李承乾无奈的道:

  “你还是别睡着了,父皇好像并不太高兴。”

  李奇瞅了老李一眼:

  该不会说的昨夜睡地板了吧?

  这个时候,只见魏征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道:

  “陛下,臣有话说。”

  “既然吏治之改,症结在清正廉洁,不如就指派一位与朝中官员、各州府官员毫无牵连之人,统揽整个考核与筛查。”

  “这样,便能最大化的做到公平公正。”

  李世民眼神一亮。

  这倒也算是一条思路。

  他忙问道:

  “玄成,你心中可以人选?”

  魏征想了想,摇头道:

  “微臣心中并没有想好人选。不过,此人必须一心为公,处处为朝廷着想,而且不能贪财,避免官员贿赂,所以此人本身应该身家不菲,对钱不感兴趣。”

  “其次,此人还必须要坚决拥护这次改革,如此方能将吏改进行到底。”

  这样的人……

  真的有?

  李世民扫视了一眼群臣,突然就看到了李奇。

  他心中猛的一颤:

  魏征说的那人,不就是奇儿吗?

  李世民顿首,并没有直接点李奇的名,而是对其他人道:

  “你们呢,都说说。”

  “玄成认为,应该有一位与朝廷百官毫无瓜葛之人,统揽监察考核之位。”

  “这个法子是否可行,都议议。”

  众人左右互相看了看。

  这个法子,雨我无瓜,倒的确是公平。

  反正要死也是一起死,一碗水端平。

  不存在什么徇私舞弊。

  房玄龄当即道:

  “陛下,臣有一问。吏治改革,所涉庞大,绝非一人之力可以办到。即便按魏公所言,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不过,魏公所思,却非常有道理。此事牵连甚广,的确需要有一支单独的力量,强行介入。”

  李奇听在耳中,心中暗道:

  不就是纪委嘛?

  整得这么麻烦,唉,什么时候轮到我上个奏啊。江南船坞可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比吏治改革还着急呢。

  李世民暗自沉吟。

  杜如晦此时附议道:

  “陛下,臣也以为,此事或许该由六部抽调人选,组成一支新的力量,介入改革,方有成效。”

  其余众臣似乎对这一条建议都抱持认可。

  李世民随即想起,在大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设监察区,并设专职监察官,以“六条问事”对各州郡进行监督。

  其余诸人,皆有向监察官举报之权。

  或许可以在六部之外,设立监察司,直接听命于自己。

  这样一来,倒也省事许多。

  想了想,李世民才道:

  “众爱卿,朕想,能否在我大唐成立一个监察司。借由此次吏治改革的契机,未来监察司监察天下,代朕巡视百官,也可保我大唐朝廷,永远公正廉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推荐小说:我能复制天赋纵横五千年婚情难隐:薄先生请走开诸天投影史上最强赘婿叶辰苏雨涵小说最佳女婿神婿韩三千沧元图我的老公是狐狸
记住手机版网址:m.shenpinwu.net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